|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长老师学生 » 老师经验 » 专家有话 » 正文

走亲访友 礼仪教育不可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3  来源:金华晚报  作者:中国家长教育网  浏览次数:14
核心提示:常言说,孩子是家长的脸面。春节长假期间,市民刘女士过得不开心,因为孩子不懂事,时常让她陷入尴尬。刘女士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
 常言说,孩子是家长的脸面。春节长假期间,市民女士过得不开心,因为孩子不懂事,时常让她陷入尴尬。

 

女士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女士说,只要家里一有客人或者到别人家去做客,孩子就会“人来疯”,又闹又跳,兴奋异常。春节亲友聚会,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乖乖巧巧,十分懂事,心里真不是滋味。女士向记者述说了孩子的种种不是: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拆红包,面对亲戚朋友不肯叫人,疯玩起来连饭也不愿意吃,该回家时连家也不愿意回……作为家长,女士说,由于自己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关心不够,春节长假跟孩子有了更多时间相处,这才发现自己对孩子了解不多。女士特别感叹,春节这个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千万别少了亲子教育,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更是家长一项必做的重要功课。

 

春节期间,为孩子不懂事苦恼的不只是女士一人。市民先生儿子11岁了,假期里在家里玩游戏,电话铃声响了,先生让儿子接个电话,儿子没好气地接起电话,问了句“找谁?什么事”,见对方没声音,随即“啪”的一声先把电话挂断了。先生按来电显示的号码打电话过去一问,来电话的正是他单位的领导有事找他,这让他见到领导后脸上很是挂不住。

 

春节亲友聚会,不知是不是因为孩子觉得放寒假了,可以全身心放松,记者发现,身边举手投足不懂礼仪的孩子不在少数。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有的孩子不注意餐桌礼仪,坐姿难看不说,还边玩边吃,甚至爬到桌子底下玩耍;有的拿着手中的筷子、勺子或刀叉乱舞动或敲桌子;有的落座后不等其他客人坐齐,长辈还未落座就自己先吃了起来,夹菜时在碗或盘子里乱拨;有的直接对着人咳嗽、打喷嚏……

 

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期,大人不妨将餐桌当成课堂。市民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亲友聚餐敬酒时,他自己只负责喝酒,特意让孩子代自己举杯说祝福语,祝福对方身体健康、一切顺利、万事如意等。先生说,发自内心的祝福是交际的需要,也是情感表达的需要,不同对象用不同的祝福语,这对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都有好处。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吴惠强认为,社交场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产生耳濡目染的示范作用。春节走亲访友多,正是教育孩子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好机会。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吴惠强建议,家长不妨不失时机教会孩子简单的待客礼,如家里来客,事先应教会孩子如何接待,如用礼仪用语迎接、招呼,还可以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父母斟茶倒水,招待客人,陪小客人玩耍等;客人走时,要送到门口跟客人道别,并邀请客人下次再来;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事先可向孩子介绍对方家里有些什么人,对长辈应该怎么称呼等。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