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遏制产能增长已见成效
2013年上半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144.56万吨,同比增长仅2.4%。鉴于协会倡导的限产保价及市场供需状况,部分池窑企业继续停窑冷修,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如加大对高性能玻纤纱的研发、关停落后球窑等,以此来适应行业大调整的布局。2012年玻纤纱产量的有效调控带动了企业在今年上半年消弭库存,也使玻纤纱产品价格较为稳定。
1-5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28.5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利润总额29亿元,同期增长16.2%,扭转了2012年同期利润下降的趋势(23.8亿元),与2011年同期利润额持平(29.2亿元)。
1-5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445.5亿元,同比增长15.5%。三项费用中虽然财务费用为10亿元,只增长了1.8%,但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分别为12.9亿元、18.2亿元,增速为18.6%、12.9%,远高于去年同期费用——合理减负仍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二、迎接挑战、抓机遇,技改全面展开
全行业中小企业,上半年狠抓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加工业,推动了全行业效益的提升。随着我国玻璃纤维加工业的兴起,一定会为池窑生产企业走出低谷创造商机。新的加工工艺、装备,将为全行带来革命性的深远影响。例如:铺缝技术、装备,热塑性工程塑料发展用长纤维、纺织纤维,都将为玻纤复合材料发展形成新的产业。
三、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出口分析
201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数量为11.3万吨,同比增长7.64%;进口商品金额4.55亿美元,同比下降2.5%。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均价降至4026.43美元/吨。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数量为59.82万吨,同比降低3.34%;出口商品金额9.53亿美元,同比降低4.5%,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均价1593.42美元/吨。进出口实现贸易顺差4.98亿美元。
1、进口数量增长,但价格下降
从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不难看出,进口玻璃纤维及制品一改近几年下降的颓势,进口量同期增长了7.64%,其中粗纱同期增长39.68%之多,冲击着国内市场。如何保护民族工业,除了自身要加快发展,提高进口关税税率也是手段之一。
2、走出去建厂成效显著
玻璃纤维及制品的出口自2012年持续下降,上半年同期下降3.34%,但国外的布点产能已达4万吨之多,充分说明我国玻璃纤维国际市场销量增长两万吨。随着下半年埃及工厂5万吨的投产,中国玻纤业全球化的大幕已拉开。
3、玻璃纤维粗纱出口均价逆袭
玻璃纤维粗纱进口量较去年及2011年同期反弹较多,上半年进口量为1.1万吨,增长率达39.68%;进口金额为0.93亿美元,增长率仅为2.94%。粗纱进口均价跌至840.4美元/吨,自2004年以来首次跌至1000美元/吨以下、首次低于玻璃纤维粗纱出口均价。粗纱进出口差价最大达到2009年的506.7美元,此后粗纱进口价格逐步走低,而出口量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其均价仍稳中有升,2013年上半年粗纱出口均价927.5美元/吨,使我们尝到限产保价的实惠。
2004年至今玻璃纤维粗纱进出口均价对比图
4、玻璃纤维细纱进口坚挺,出口逆转颓势开始增长
玻璃纤维细纱进口仍保持增长态势,2013年上半年进口2.58万吨,同期增长30.53%。玻璃纤维细纱出口在2011年、2012年持续下降,但自今年以来开始增长,上半年出口数量2.46万吨,增幅为8.23%,说明自开始倡导转型升级,国内企业转向制品深加工业发展,拉动玻璃纤维细纱的进出口双增。
5、玻璃纤维薄片国内需求旺盛
对比去年同期数据,玻璃纤维薄片进口猛增。2012年全年玻璃纤维薄片进口仅为986吨,而今年仅上半年进口已达651吨,同期增幅达31.78%。同时其出口数量一改增长态势转而下降,上半年出口4876吨,降幅为26.93%。玻璃纤维薄片进出口数量虽少,但作为进出口数据中的亮点,其表现可圈可点,说明国内对此需求旺盛,玻纤企业应关注小品种的发展。
201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出口报表
|
进口商品数量(吨) |
进口商品金额 (万美元) |
出口商品数量(吨) |
出口商品金额 (万美元) |
||||
累计 |
增长率 |
累计 |
增长率 |
累计 |
增长率 |
累计 |
增长率 |
|
玻璃纤维原料球 |
25 |
-7.41 |
35.15 |
142.25 |
5129 |
50.45 |
316.84 |
45.33 |
玻璃纤维及制品合计 |
112933 |
7.64 |
45471.72 |
-2.50 |
598155 |
-3.34 |
95311.01 |
-4.50 |
玻璃纤维纱 |
36831 |
33.15 |
7967.62 |
25.65 |
293721 |
-2.80 |
28916.14 |
-7.98 |
1.玻璃纤维粗纱 |
11074 |
39.68 |
930.64 |
2.94 |
269096 |
-3.70 |
24957.94 |
-9.00 |
2.其它玻璃纤维 |
25757 |
30.53 |
7036.98 |
29.43 |
24625 |
8.23 |
3958.19 |
-0.99 |
玻璃纤维织物 |
31917 |
-5.34 |
22240.36 |
-1.32 |
87092 |
-6.55 |
24151.45 |
-8.00 |
1.玻璃纤维制机织物(30厘米以下) |
117 |
-56.67 |
288.47 |
-35.09 |
1710 |
-25.16 |
606.40 |
-31.26 |
2.玻璃纤维制机织物(30厘米以上) |
24165 |
-1.23 |
11120.23 |
-2.28 |
7896 |
-3.42 |
3353.38 |
-13.55 |
3.粗纱机织物 |
1289 |
-23.23 |
728.01 |
13.76 |
20597 |
-8.66 |
3339.10 |
-2.86 |
4.玻璃纤维布 |
4630 |
|
8392.43 |
|
8128 |
|
5893.14 |
|
①玻璃纤维布(450克以下) |
4432 |
|
7830.37 |
|
7408 |
|
5362.36 |
|
②玻璃纤维布(450克以上) |
198 |
|
562.06 |
|
720 |
|
530.78 |
|
5.其它玻璃纤维制机织物 |
1716 |
3.94 |
1711.22 |
-9.65 |
48761 |
-5.79 |
10959.43 |
-8.84 |
玻璃纤维席 |
103 |
-46.35 |
60.30 |
-52.43 |
18880 |
9.91 |
2819.77 |
8.99 |
玻璃纤维薄片(巴厘纱) |
651 |
31.78 |
531.45 |
54.40 |
4876 |
-26.93 |
1041.62 |
-35.58 |
其它玻璃纤维网、垫、板等 |
3592 |
2.83 |
3639.79 |
-8.30 |
108882 |
-7.96 |
18757.26 |
-5.40 |
短切玻璃纤维 |
33827 |
10.88 |
5213.19 |
-1.04 |
54564 |
3.68 |
6035.80 |
-1.15 |
其它玻璃纤维制品 |
6012 |
-32.08 |
5819.01 |
-27.72 |
30140 |
5.15 |
13588.97 |
13.30 |
四、趋势判断及对策建议
1、下半年天然气价格上涨势必导致玻纤企业成本增加
根据国家发改委6月28日下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246号),自2013年7月10日起将执行新的天然气价格。据《通知》,非居民用气价格将分存量和增量上调,其中化肥以外的存量气门站价格实际提价限额0.4元/立方米。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年消耗天然气量约12亿立方米,其中四川、重庆、浙江、山东、江苏分别占26.7%、15.6%、13.8%、12.7%、11.8%。根据存量气价格上调限额,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天然气成本增加约226元/吨,年天然气成本增加约5亿元左右。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业天然气消耗成本将上升,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无疑又给企业雪上加霜。
2、因势利导遏制新增产能,加快发展深加工制品
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控制玻纤纱产量增长工作颇有成效,但据我会统计,仍有在建及未投产池窑产能40多万吨,在国内产能相对过剩、制品深加工业尚未蓬勃发展而全球经济依然不景气之际,企业要承担起保护行业健康发展的社会责任,控制产能维护市场稳定;而协会要继续积极协助工信部完成准入政策的实施,以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决心,用政策规范市场。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玻纤制品深加工、努力打造大型玻纤制品深加工生产基地、消耗掉相对过剩的产能、培养企业优势是当务之急。中国正在逐步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如不能加快自身发展,必让国外企业抢了先机占据市场。
3、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再是遥远的未来
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1月建成,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关税为9.8%,而对东盟平均关税则降至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降至0.6%。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老柬缅)对中国的平均关税降至5.6%,2015年1月1日,绝大多数产品的贸易将按协议取消关税。中国与东盟90%以上的产品、近7000种货物实现了零关税。新拟建的三大贸易区:2005年发起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意味着亚太区域经济将全面进入整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今年5月启动,谈判计划到2015年结束,以东盟为主的16个国家建立统一市场;今年7月启动欧盟领导人和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这个协定如果达成,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很大程度上,TTIP将改变世界贸易规则、产业行业标准,挑战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准贸易联盟。
新拟建的三大贸易区,无论中国加不加入,都将对我们产生影响。对外开放市场,既给我们带来产业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如何实现自身的国际化、一体化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题。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冲击,如何利用开放的市场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促进产业在开放中升级是我们需要长期努力的功课。
4、危机与机遇并存
美国“财政悬崖”与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影响着全球经济形势,伴随着国内能源、人工成本增加,此次经济危机是建国以来对国内企业冲击最大的一次。但越是这种时候,企业越要站在战略高度上未雨绸缪,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比如池窑企业,在冷修过程中进行技术提升,淘汰落后产能;制品制造企业如湖北英山,引进先进设备,积极打造制品加工基地;装备企业如常州润源积极进行研发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借此危机可以加速发展玻纤制品深加工业,并将重点转向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