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欧盟玩具新规已引发初步效应。国内某些玩具厂有单不敢接,转而向中东、日本、印度、巴西等市场找出路。但这些地区也纷纷效仿欧盟,玩具进口安全标准也不断升级。于是,玩具厂家纷纷提高原材料进货门槛,给树脂、增塑剂、化纤、涂料等相关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看别人脸色吃饭”的化工原材料企业,如何把压力变动力,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
“看别人脸色吃饭”,究其根源是企业自身底气不足,说话不硬气造成的。面对重重或明或暗的贸易壁垒,墨守成规、坐以待毙都不是企业的最佳对策。要根本性地扭转这个局面,赢得市场主导权,产品升级才是这些化工原材料企业的不二选择。相关化企应当抓紧时间进行产品升级,如用柠檬酸酯类等产品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传统增塑剂,开发在玩具表面能形成涂膜的环保型水性涂料、粉末涂料等。同时,化工原材料企业对于程序控制问题也应高度关注,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检测,以避免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问题。
而要升级产品,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这把利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引擎。化工原材料企业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破除固步自封的思想,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投入,多产主导市场的拳头产品,形成“舍我其谁”的态势,那样就不是忧心忡忡地想着怎么应对壁垒,而是牵着市场的鼻子走,让别人看我们的脸色吃饭了。
当然,要进行产品升级,不可避免地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弱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这就需要企业将目光向内看,进行深度挖潜,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供应渠道来降低成本。特别是一些老牌大型化工企业,人员包袱重,生产模式粗放,员工也常常有“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落后观念。所以,化工原材料企业应主动与国际一流企业接轨,与行业先进指标对标,让员工清楚自身定位,明白与先进企业的差距,从而自觉自愿地挖空心思进行降本增效、产品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