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法电子通过六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电子代理分销行业知名的元器件代理分销公司,公司从2009年起,到2012年连续被行业内门户网站和期刊评选为优质供应商,目前正处于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中意法已经成为业内响亮的品牌。公司经营的几大品牌包括ST、IR、FSC在华强北电子市场给广大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华强北市场对单日的物流统计,中意法的发货量保持在华强北整个市场排名的前五位。
深圳市中意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军山
危机不可怕 只要策略得当
中意法总经理朱军山,回顾公司6年的发展历程,表示:电子行业经历了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第一次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第二次是2011年以来的全球经济萧条,中意法电子在这两次的经济危机中经受住了残酷的考验,凭借对市场的敏锐“嗅觉”和专业化的服务使得企业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减缓了经济危机的冲击,然而祸不单行,接下来公司内部也经历了业务经理离职,采购经理离职等等人员动荡危机,但是依靠内部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些困难并未对公司造成很大影响,在短时间的调整后,便迎来稳步发展的时期。
既来之则安之 只要态度正确
当被问及入行缘由时,朱军山淡然的表示: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十年的意法半导体经历,成就了朱军山对于整个半导体产业的高认知度,在具备多年的跨国公司管理经验和半导体行业资源后,决定开办一家分销集成电路的公司。由于对于意法半导体十年的情缘,朱军山把自己的公司命名为“中意法电子”。
在意法半导体的十年中,朱军山一直从事的是技术工作,因此在公司成立之初,不少亲戚朋友也对他从幕后走向台前,从技术支持到面向销售的转型产生过质疑。如何应对心理上的落差?之前在大型公司,共事的同事过万人,每天西装革履,出入高档会所,与会者都是各级政府领导、行业领导或是行业专家,现在到了私人公司,说白了就是个体户,身份一下变了很多,会不会感觉不好?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担心是多余的,朱军山无论心态的转换还是带领销售团队,发展都非常顺利,并未感受到一般人所说商场如战场的复杂多变,一切都在他本人的掌握之中有序进行着。
当然,细细品味一路兼程,并不是一切如意,小小的麻烦还是有的,睿智的朱军山浅言道:跨国公司的管理方式毕竟不同于国内,文化建设更不能全部照搬。比如朱军山过去在ST工作,等级森严,上级有绝对权威,说话没有任何妥协,下级只能接受,现在私营企业如果按这个作风去管理,会大大削弱团队的凝聚力。另外,销售接触的客户是各式各样的,很难总结出一套统一的标准,需要业务人员随机应变,作为领导更需要去积极调整适应。大型企业做管理,任何管理人员基本左右不了公司文化,整个公司运营均在公司固有的文化系统下运作,个人的作用相对小些,但是私营小企业,文化基本决定于企业领导者,其方式有很大的自由度,当然“举手投足”也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但管理的内涵是一样,只要企业领导者调整好心态,了解公司实际情况,审时度势对于公司的未来就一定没错。
秉承优良传统 只要适应发展
公司从ST引进了TQM---全面质量管理的文化在公司内部推行,在员工中开展品质理念的培训和教育,使品质文化根植于员工的心中,任何新入职员工都会被这种文化所吸引,TQM成为公司上下认同的公司文化。
从ST制造部门出身的朱军山,虽然没有管理过销售团队,但是对管理的系统认识还是加快了与销售团队的融合,因此对公司职能的划分、员工授权、沟通、培训、企业文化等等基本按照跨国公司高标准来做,整个公司上下运作和管理十分顺畅,高效率凸显,职责分工明确授权到位,奖惩分明,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虽然也有出现员工离职的现象,甚至出现管理层离职的情况,但是并没有对公司造成太大的影响,这就是内部高效管理的结果。
另一方面朱军山作为行业专家,经常参加各种行业论坛等会议活动,和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技术发展,工作之外,作为行业专家受聘于知名的培训机构,这些不禁未对公司良好运营造成影响,相反,作为国际微电子学会的会员,朱军山个人在行业内有着颇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吸引到客户。
最后,朱军山道出了中意法电子能够超越一般公司的原因,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他,对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有着深入的了解,也曾发表过有关论语与管理,道德经与管理等论文,这些文化研究,深刻的印到了中意法日常的管理思想中。因此中意法的管理中融合了中西方的文化。新时代下,朱军山正在探索一套适合90后员工为主体的新的管理模式。处于稳步增长的中意法,将进入公司规模扩张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