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在汽车产品方面所做的努力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传统燃油汽车节能技术进步与应用,有效降低单车燃料消耗量。
目前我国汽车单车油耗水平比欧洲、日本高20%,我国传统汽车节能潜力较大。首先我们应优化汽车产品结构,重点发展节能的小排量汽车,提高小型车市场份额;其次加大汽车节能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加强高效动力总成、车身轻量化等节能技术研发及应用,进一步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三是发展清洁柴油乘用车技术,降低单车油耗水平;四是加快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尽快推进混合动力公交车普及。到2015年,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汽车关键技术争取达到国际水平,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以纯电驱动为战略导向的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节能效果十分明显。传统汽车的能源转化效率只有17%,考虑燃煤发电的效率损失后,纯电动汽车总效率大于30%,约为传统汽车的两倍,并可视为无尾气排放,具有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大幅度减少石油消耗,甚至不使用石油。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降低对石油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对我国能源安全有现实意义。并且近10年来油价持续上涨,2003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全年平均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31美元和28.5美元,截至9月3口,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108.5美元和115.7美元,分别上涨约250%和306%。这对消费者构成巨大压力,今后价格走势的总趋势还会上涨,发展新能源汽车从使用经济性考虑也有着现实意义,电动汽车的运行成本要低于燃油汽车,今后这一趋势可能更加明显。电动汽车使用煤炭、水电、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也能够促进智能电网的建设,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电代油”的转变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简而言之,发展新能源汽车对实现能源产业与汽车产业协调发展意义深远,不仅能解决石化资源短缺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且能显着降低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应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纯电动汽车受电池技术的制约,现在还远未普及,人们还在探索其他的汽车能源的解决途径。
三是发展替代燃料汽车。
天然气是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明显优于汽柴油燃料;而乙醇(非粮)、生物柴油等燃料可以替代部分汽柴油,是重要的车用替代燃料。因此在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过渡期内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替代燃料汽车,天然气现在比汽柴油有经济优势和环保优势,鼓励天然气(包括压缩天然气)、生物燃料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促进车用能源多元化也是当前一条现实的路子。
如果技术能得以突破,发展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是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的根本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