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工业市场资讯 » 设备机械市场 » 正文

中科院成功研制大振幅型多功能内耗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7  浏览次数:4
核心提示: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内耗与固体缺陷实验室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大振幅型多功能内耗仪,该仪器应变振幅可达10-3,比普通内耗仪高2至3个数量级。该仪器满足设计指标与测量要求并通过验收,这是继高精度多功能内耗仪和薄膜内耗仪后,内耗测量设备研制方面的又一突破。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内耗与固体缺陷实验室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大振幅型多功能内耗仪,该仪器应变振幅可达10-3,比普通内耗仪高2至3个数量级。该仪器满足设计指标与测量要求并通过验收,这是继高精度多功能内耗仪和薄膜内耗仪后,内耗测量设备研制方面的又一突破。

  大振幅型多功能内耗仪主要由具有防震功能的机械系统与电子控制柜两部分构成。可广泛应用于固体材料、高阻尼材料、金属材料及磁性材料等的研究。该仪器可以通过测量试样的内耗和相对模量在不同频率和温度下随应变振幅的变化曲线,来研究大应变振幅下材料内部的缺陷行为。尤其可以为无损检测材料的屈服应力和韧脆转变温度提供一个有效的实验手段。

  为了满足在大应变条件下内耗与模量的测量精度,科研人员设计了专用的光学系统、应变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和信号放大器等器件,使仪器具备在高真空(≦10-2Pa)、变温(-100~800℃)、变频(10-3~10Hz)、变振幅(5×10-5~2×10-3)等多种测试条件下高精度自动测量。

  研究人员表示将继续开发功能更先进的内耗仪,并将该技术用于研究核辐照和液态金属腐蚀下材料内部缺陷形成的动力学过程以及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过程,为核材料研究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大振幅型多功能内耗仪”的研发得到了ITER计划专项国内配套项目、中科院ADS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