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五金全行业进出口总额达到749.23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0.1%.其中出口总额为575.1亿美元,同比增幅达31.4%;进口总额为174.12亿美元,同比增幅26%.在发展的低谷中,协会引导全行业调整策略,加快转型和结构调整,由出口为主转为“内贸外贸并举、国内外市场并重”的两条腿走路,持续开拓国内市场。
五金配件作为木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木门的外观设计、功能性和使用年限息息相关。
木门五金智能化促木门业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五金配件在木门整体价值中占比并不高,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木门的使用舒适度。近年来,消费者对家居生活品质的越来越高,这就给木门五金行业提供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智能化是家居五金的一大发展趋势。”随着自动门、感应开关、卡式锁等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为家居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现在人们希望的懒汉式的生活方式要求五金件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木门的五金使用率达到35%,因此这点在木门行业的体现也会更加明显。
“木门五金配件,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给木门行业添砖加瓦,五金配件也给现实生活的不可能带来了可能。”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木门五金企业要不断突破,顺势而战,引导木门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木门五金行业要打造领导品牌
昨日第114届广交会二期结束。记者在现场调查发现,今年洗涤用品出口价格面临上涨难,而国内的同类产品则依然价格坚挺。有出口商透露:“同样的洗涤用品今年出口报价上浮5%,但国内零售价格的涨幅就超过10%。”
洗涤品出口单价下跌超6%
“最近从超市买洗涤用品,发现价格还是很高,没有降价的迹象。”昨日,在广州大型超市购物的师奶郑女士如此表示。记者调查发现,从去年多家国际巨头日化企业轮番涨价(涨幅达到15%)后,国内零售市场的洗涤用品价格一直高企。
然而,在中国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却是另一番景象。
据轻工商会调查显示:按常理,伴随国内生产要素成本快速增长和人民币升值加快,出口单价应该呈增长趋势。但海关统计表明,2013年中国洗涤用品出口平均单价不断下降,8月份更是环比下降6.02%。
“想要升价很难,虽然成本上升,但如果我们升价,采购商就会转到其他国家购买,”东莞的一家洗涤用品参展商如此表示,“今年出口的洗涤用品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
“我们内销和出口都做,今年出口洗涤用品的价格上升5%,国内的产品零售价格则上升了10%以上,”福建一家大型洗涤用品参展商如此表示,“国内的洗涤用品价格比国外都高很多。比如我们一款产品卖到美国的价格为1美元,在美国超市也就卖1.4美元左右,而在国内超市的零售价格就要达到3美元左右。”
价格战国际日化巨头受益
其实,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掌握价格话语权的并不是中小的国内生产企业,而是几家大型的国际日化巨头。
据中国轻工商会分析,多年来,国内洗涤用品对外贸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自有品牌出口始终徘徊在中低端市场,对欧美发达市场的销售始终垄断在外资背景企业手中,几千家民营企业出口额抵不过几家大的外资垄断企业。“价格战”的唯一获利者是国际日化巨头。
有专家建议,国内企业应抓住国际市场的倒逼机制和国外消费低迷对日用品、中低端产品需求猛增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型升级,加快贸易竞争优势培育,向中高端靠拢。
木门五金件事关木门的整体质量,在国外,五金件的品质优劣更成为评判木门品质的直接依据,但我国并没有得到众多消费者的足够重视。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木门五金行业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领导品牌。
虽然木门五金是跟着整体一起走,但是木门五金仍需有一个自己的品牌。而国内品牌要想像国内家电业一样,占据主导地位,乃至霸主地位,品牌力是关键,品牌化运作是必经之路。
“关键在于转变以往重消费、轻品牌的做法,强化品牌运营,必须从产品质量和服务做起,才能获得应有的市场位置。”业内人士认为,“任何一个产品只有以完善的服务系统,使其成为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塑造良好的口碑,让品牌深入人心。”
近年来,木门五金行业几经波折,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注重品牌推广。“品牌力就是销售力”的观点,木门五金企业正在慢慢接受,但要“真正做到成为能影响中国木门五金行业的品牌还任重道远。”
木门五金企业还需要努力打造品牌,并在全国市场加强推广。只有通过不断探索才能找准行业前进的方向。
业内常言道:“只要有相应的五金配件,非常复杂的多功能家具都能制作出来。”业内人士说,五金配件在家具中的价值占比为5%,但是运行舒适度却占85%.可见五金配件在家具中的重要性。
伽蓝航天搭载神舟十号开展生物护肤科学研究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与天宫一号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应用飞行阶段,而这一天对伽蓝集团来说也是一个里程碑。
作为旗下拥有美素、自然堂、雅格丽白、医婷四大品牌的中国化妆品行业领军企业,伽蓝集团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合作伙伴,首次通过神舟十号搭载生物护肤科学研究项目进入太空,进行在轨科学研究。
6月26日,经过15天太空飞行,神州十号安全返回地面,这也宣告伽蓝集团通过神舟十号进行的航天搭载项目取得了成功,成为亚洲第一家通过世界最先进的航天技术开展护肤品科学研究的企业,科研成果将用于为消费者研制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美白、抗皱、延缓衰老、增加水润和弹性、收缩毛孔、增强肌肤免疫力等功能的护肤品。
伽蓝集团表示,今后还将更多的利用空间平台技术为中国航天员肌肤健康、人类美丽生活研发更高科技护肤品,推动中国化妆品行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全球竞争优势。
成功搭载神州十号开展生物护肤科技研究
2013年8月6日,“护肤品进入航天科技时代——伽蓝集团航天搭载神舟十号开展生物护肤科学研究”发布会,在北京航天城龙城丽宫国际酒店成功举行。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秘书长邱里,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刘志恒教授,伽蓝集团执行副总裁刘玉亮、伽蓝集团R&D研发中心总监曹平等出席活动。会上,伽蓝集团R&D研发中心消费者研究部总监黄晓青向嘉宾和记者具体介绍了此次合作项目的情况。
中国航天事业现今举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成绩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英雄矢志中国航天技术突破的不懈精神。这种坚持不懈追求进步的科研精神,也是伽蓝集团的写照,正如发布会中提到的:作为立志“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的化妆品企业,伽蓝十二年来立足自主研发、开展全球合作,为亿万中国女性提供了世界一流品质的国货精品。
遵循“将东方生活艺术和价值观的精髓传遍世界,为消费者提供爱不释手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的使命,伽蓝早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实现中国载人航天之时,就萌生了利用空间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航天品质打造世界级品牌的构想。神舟十号首次实现了伽蓝飞天的梦想与传奇,成为伽蓝集团追求科技领先、世界品质的又一重大成就。
护肤品进入航天科技时代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太空环境是值得人类不断探索的重要领域。太空环境除了有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超高温、超低温、磁变等特点外,还有高速运动的尘埃、微流星体和流星体。它们都具有极大的动能(1毫克的微流星体可以穿透3毫米厚的铝板)。航天技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高技术群中对现代社会最具影响的高科技之一。而作为航天搭载重中之重的科学实验搭载,是利用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重粒子、交变磁场等特殊环境开展科学实验。
此次,伽蓝集团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的科研项目,就属于科学实验搭载项目,此次搭载的酵母菌,是研究动物、植物和真菌细胞生物学功能特性的最好模型。
工程化的酵母菌,其遗传代谢产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和“胶原蛋白”可以用作高级化妆品的添加成分。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正常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添加到美容护肤品中可以达到美白、抗皱、延缓衰老的作用;“胶原蛋白肽”和人体表面的胶原蛋白结构相近,易被人体面部直接吸收利用,同时能够有效的结合人体自身产生的胶原蛋白,这种叠加作用,增加面部胶原蛋白的饱和度,充盈的面部胶原蛋白,带来的是水润和弹性的皮肤。
因此,该项目将持续开展生物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应用于伽蓝旗下美素、自然堂等四大品牌的产品研发,最终将为消费者研制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美白、抗皱、延缓衰老、增加水润和弹性、收缩毛孔、增强肌肤免疫力等功能的护肤品。
推动科技创新构筑三大尖端科技
多年来,伽蓝专注于科研实力的提升,已构筑起了“3D皮肤细胞模型”和“60种科学验证”两大尖端科技和方法。
其中,以东方人皮肤细胞为种子培育而成的“3D皮肤细胞模型”,已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这种世界尖端技术可替代动物实验,应用于化妆品、药品的原料和产品配方的作用机理、功能性和安全性研究。
同时,本着一切为消费者着想,伽蓝的每一款产品从原料选择开始,都至少经过60种安全性、功效性验证,主要分为产品需求测试、功效验证、安全性验证、稳定性验证、感官验证,从产品需求调研到原料甄选、配方设计、包装开发等等环节,以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值得信赖的、功能卓越的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
而本次航天搭载取得成功,伽蓝开始构筑起第三大尖端科技——航天科技。
截止目前,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开展的领域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用途已拓展到太空生产、太空制药、太空育种、资源探测等诸多领域。积极发展载人航天技术,使之成为基础科学研究基地,新型材料、新型药物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基地,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伽蓝的航天搭载项目系首次美容护肤领域的拓展。未来,伽蓝将投入更多人力、财力用于空间科学研究,提高伽蓝在研发领域的整体科研水平,推动中国化妆品企业在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