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产品名称:干喷湿纺SYT45级高性能碳纤维
参展单位: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SYT45高性能碳纤维以丙烯腈等为单体,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与东丽T700级碳纤维一样,采用干喷湿纺纺丝技术获得高性能碳纤维原丝,随后经预氧化、碳化工艺制得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标GQ4522要求,强度达到4.5GPa以上,模量达到230GPa以上。广泛应用于工业、土木工程、体育用品、军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产品采用二甲基亚砜一步法、干喷湿纺等生产工艺,研制过程中相继突破了高粘度纺丝原液制备、空气成纤、干喷湿纺、高压蒸汽牵伸、表面处理、层式外热预氧化炉等关键工艺,在建立大型聚合釜连续稳定导热体系、高效脱单脱泡体系、高粘度物料过滤体系、干喷湿纺系统平衡体系中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产品经过北京化工大学、江苏省高性能纤维测试中心等权威部门测试鉴定:拉伸强度≥4.5GPa;拉伸模量220-260GPa;断裂伸长率1.8-2.5%;密度≥1.8g/cm³;线密度780-820g/km(12k)。
产品完全达到国标GQ4522性能指标要求。采用干喷湿纺先进工艺,使产品毛丝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在下游制品加工制作过程中有较大的工艺优势,保证了产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以干喷湿纺技术生产的SYT45级高性能碳纤维具有生产效率高、碳纤维品质好、纤维缠绕和预浸加工工艺性良好,生产成本较之湿纺纺丝大幅降低等特点和优势。一经推出,迅速得到用户的认可,直接冲击到湿法T300碳纤维的市场份额。
2. 产品名称:符合食品行业GMP标准的高性能树脂Atlac® 5200 FC
参展单位:帝斯曼
Atlac® 5200 FC树脂用于制造与食品或饮用水接触的复合材料产品,包括储罐、管道等,按照食品行业通用的GMP标准生产。
传统的不锈钢储罐设备投资成本高昂,材质对多种食品原料成分的耐腐蚀性能不强,表面容易形成裂缝或渗漏,从而造成产品受到污染,影响产品品质,耽误生产进程并有可能给环境带来危害。因此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商采用复合材料替代不锈钢,用作盛放容器和内部输送管道,因为复合材料耐腐蚀性能出色,其接触食品、饮用水的材料可靠性已经得到有关立法的验证和许可,且对于食品生产商来说,维护和安装成本相对更加经济。
帝斯曼与欧洲著名的复合材料制造商Christen & Laudon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存放食品的复合材料储罐,并通过后者销售给食品生产商。这项创新结合了帝斯曼在食品立法和GMP规范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成功运用了帝斯曼的新款乙烯基树脂Atlac® 5200 FC。
Atlac® 5200 FC针对与食品及饮用水接触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按照食品行业通用的GMP标准开发和生产,保证Atlac® 5200 FC树脂所含的成分属于欧盟食品接触法规EU10/2011允许使用物质,这对帝斯曼的直接客户——复合材料制品制造商来说简化了审批程序。
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专业公司帝斯曼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出发,将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积累的专业知识运用在材料科学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并为生命科学行业提供复合材料解决方案,成功地实施GMP标准,整个生产过程可追溯、可控制,最大限度避免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容器产生的污染。同时,这一方案的实施能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此外,通过对复合材料(玻璃钢)和不锈钢材料进行LCA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结果显示相同容积和厚度的容器,使用复合材料(玻璃钢)在整个生命周期(指某一产品或服务从取得原材料,经生产、使用直至废弃的整个过程,即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产生的碳足迹和生态足迹均明显低于不锈钢,换言之,从长远来看,复合材料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远远小于不锈钢。3. 产品名称:新型玻璃钢节能窗型材
参展单位:江苏源盛复合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创新:聚氨酯树脂常温胶凝时间仅约为普通不饱和树脂的1/100,我公司采用专门的计量/混合装置与专用树脂注射箱和全封闭注射拉挤工艺,成功将此胶凝时间极短的聚氨酯树脂用作连续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
性能创新:型材克服了传统材料不能兼顾保温和力学性能的弱势,将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卓越的力学性能集于一身。型材制成的成窗在隔音、隔热保温、抗风压等各种性能方面均有卓越表现。
型材的主要技术指标:导热系数仅为0.22W/mK;线性膨胀系数为6.94×10-6;弯曲模量为50.14GPa;拉伸模量为51.90GPa
型材制成的窗的主要技术指标:聚氨酯节能窗的水密性为4级;气密性为8级;抗风压9级;保温性能1.1W/m2K;隔声37dB。
源盛聚氨酯节能窗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是较低的传热系数和最高级抗风压的结合。65系列抗风压达到国家最高要求9级,采用普通中空玻璃K值可以达到2.2,远低于市面上断桥铝合金的2.8,各大设计院均对此十分关注。节能是未来门窗的趋势,结合政府近年来的节能政策和节能75%口号,新型节能窗将在市场上掀起一场技术的革命。
4. 产品名称:高海拔低风速叶片-Sinoma45.2-1.5MW
参展单位: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风机叶片是风力发电设备中的关键部件,是风力机进行风能转化的主要部件之一,其风能转化效率决定了风力机的发电效率;Sinoma45.2-1.5MW复合材料风机叶片应用于高海拔地区和低风速区风力发电领域。
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在技术方面的创新有:
•叶片长度的确定,在对高海拔与低风速区风场资源的进行充分调研前提下,与主机厂紧密合作分析风资源的特点,研究叶片长度与发电效率、风速和空气密度的关系,确定叶片长度为45.17m,解决了叶片长度适应于风场风资源要求的问题;
•低载高效的气动设计,叶片长度的增加,气动载荷随之迅速增加,为体现Sinoma45.2在高海拔和低风速区的优势,叶片的气动效率在该风区下性能最高,年发电量最大,经过气动与结构的多次循环迭代设计,最终达到了气动与结构的平衡,实现了叶片的低载高效;
•结构设计方面,在关键承载部件主梁设计上采用了刚度最优化理论,通过研究主梁中心线与桨矩轴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了主梁铺层结构的最优化设计,既提高了叶片刚度,又减轻了叶片重量,还降低了叶片载荷,从而实现结构的最优化设计。
•叶片避雷设计方面,采用“3+1”避雷法,即叶身有3处接闪器(每处在迎风面和背风面各有1个接闪点),叶尖有一个接闪器,经检测,该避雷系统的最大阻值均小于20毫欧,该避雷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叶片遭受雷击的可能性;
•叶根粘接设计方面,在叶根粘接面区域设计为“┏”型和“┛”型相扣结构,该设计能够保证叶片重量的前提下提高粘接层的承载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叶片合模时叶根的粘接定位,增强粘接效果,该设计已申请专利,目前已获得专利申请受理。
叶片技术指标如下:额定功率:1.5MW;叶片长度:45.17m;最大弦长:3.15m
扫风面积:6746m2;适应风况:IIIB/IVA;温度范围:-30°C +45°C;最大风能利用系数:0.482;切入风速:3m/s;切出风速:20m/s;额定风速:9.4m/s;额定转速:16.6;尖速比:10。
该产品于2012年10月12日获得德国DEWI-OCC颁发的设计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