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保健养生学院 » 亚健康 » 预防措施 » 正文

预防心态“亚健康” 干部需强化“锻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7  浏览次数:14
核心提示:目前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心态上的亚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心态:一是争权逐利的心态,二是嫉贤妒能的心态,三是得过且
 目前确实有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着心态上的“亚健康”状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心态”:一是争权逐利的心态,二是嫉贤妒能的心态,三是得过且过的心态。这些“亚健康”的心态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会“病入膏肓”。(据8月27日《人民日报》)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心态是行动的保证。拥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健康阳光的心态,才能保证行为积极有益、行动健康有力,也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对于掌握着国家权力的党员干部而言,更是如此。工作中,他们作为人民公仆,应当合理高效地使用国家权力,尽最大努力为人民服务,容不得丝毫的懈怠与谋私;生活里,他们仍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也应该谨言慎行、注意形象,努力维护好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放纵。

然而,或出于自行蜕变,或出于环境诱导,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心态上出现了“亚健康”。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在面对手中权力之时,他们逐渐淡忘了最初要干事创业的梦想,也忘记了服务人民的使命,凡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一切工作都以升官发财为主要目的。如果侥幸获得升迁,他们就会得意忘形,进而觊觎更大的权力,如果得不到升迁,他们就怨天尤人、自怨自艾。患得患失的他们,心态总是游走于极端幼稚与暮气沉沉之间,给人飘忽不定的感觉。软弱无力的“亚健康”状态,更是会导致思想“抵抗力”的下降,进而极易感染作风疾病,危害党政肌体健康。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心态“锻炼”,刻不容缓。

一方面,要为思想补充“正能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员干部思想上落后,心态上消极,说到底就是思想运行不畅,出现了拥塞与阻截点,唯有通过不断注入新的“源头活水”,才能疏通思想心态,确保其顺畅运行。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要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要把手中的权力当做为民服务的工具,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将个人荣辱置于脑后,把群众利益放在眼前,用服务人民、推动发展的思想“正能量”,为自己的思想补足“钙质”,确保健康。

另一方面,要建好、用好思想“锻炼场”。“环境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事实上,许多干部之所以会出现心态“亚健康”,说到底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有极大关系。在一个人人谋私、争权夺利的环境中,即便意志再坚定的人,也很难保证不会有丝毫的动摇。因此,要着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党员干部提供良好的思想“锻炼场”。要大力倡导艰苦奋斗、为民实干的精神,促使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锻炼党性、锤炼意志,要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让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舞台、有机会,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的积极心态,建好、用好干事创业、求真务实和团结和谐的思想“锻炼场”,切实增强干部思想“抵抗力”。

“无病善防、提高体质;有病驱邪,慎毋伤正。”干部心态“亚健康”,看似无关紧要,但却是大病重患的“警示钟”。干部心态上出现“亚健康”,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对待,及时“锻炼”,增强“抵抗力”,就一定可以及时走出阴霾晦暗的心态,重获积极阳光的心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