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高考逐步推行以综合评价来录取是最好的,但是怕考试科目增多,自己成为改革的试验品。
老师:不按考试分数高低来录取,进行综合评价,这对学生来讲是合理的。这种改革,是按照人的个性化和全面素质潜能开发和培养方向发展,挺好的。
教授:目前赤峰地区普遍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导致择校、择班现象严重。真正达到均衡,短期内不能解决,需要不懈努力。
本报记者 陈秀俊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高考方面要逐步推行高考以综合评价来录取,不按考试高低来录取,以后高考考试还要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
不分文理科,就意味着学生要考的科目更多,会不会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目前赤峰教育资源是否均衡?赤峰的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记者进行了调查。
不分文理科
家长喜忧参半 学生怕增负担
王建军的孩子在赤峰二中上高二,现在是理科班。王建军说,尽管孩子学的是理科,但还是觉得不分文理科好,能让孩子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我觉得从长远来讲,对孩子是好的。因为她不偏科,全面发展。高考肯定得相应作一些调整。文理科不分,老师和学生应该负担不会太重。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王建军也坦言,不分科这只是她的想法,有的家长还是觉得分科好。
今年上高二的张琴和王灵同学觉得,高考逐步推行以综合评价来录取是最好的,但是怕考试科目增多,感觉到自己就是改革的试验品。她们告诉记者,综合评价肯定是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怕不分科后一下子就变成九门课,增加了考试的次数。她们觉得考试体制变了肯定是在摸索试验,她们当然就成了试验品 。
不择校不择班
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上高中
赤峰市民李振军的孩子今年上初三,他现在正在为孩子上什么学校而犯愁。他说:“ 我现在就得想孩子应该上哪读高中,考不好应该上哪,考好了选择哪所高中, 这个时候不想法到时候会更难 。虽然说文理科不分,孩子的综合素质上去了,他的强项和爱好发挥不了,这是我最担心的。如果真的不择校不择班,现在我就不用担心孩子上高中的问题了,不知道明年是不是这样。”
说起现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还存在择校和择班,陈振国和他的朋友们都觉得不公平。他告诉记者:“赤峰重点高中要是差一分,入学时花的钱就得差一万,假如说740分录取,学生考了739分,那也得掏一万块钱。赤峰城区的几所有名气的高中都是这样的。前年,我的孩子去赤峰实验中学就读,由于分数不够录取线,我也花了钱。去年我们有个朋友孩子上高中,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没有钱进不去,有钱分数差多了也进不去。即使考进去了,到了学校也分火箭班、实验班。学校有好与坏,班级也是这样。你学习好到好的高中去,你孩子不到录取线,想去上学就得掏钱,实在不行就读职业中学去。”
不按分数高低录取
综合评价 老师觉得挺好
对于高考将逐步推行以综合评价来录取,不按考试分数高低来录取,赤峰学院蔡晓君老师觉得这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她说:“ 我觉得这对学生很客观,综合性的评价就是我们不是单一地评价一个学生某一个成绩,比如说做人的教育,学习能力的评价。其实我们讲的最多的是多元智力全面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这对学生来讲是合理的。我觉得像这种改革,应该是按照人的个性化和全面素质潜能开发和培养方向发展,挺好的。”
教育界人士解析
不分文理科不会增加负担
对于高考不分文理科,是否增加学生的负担,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王双全告诉记者:“ 我的想法是文理科不分科,文理都考,不一定考的科目很多,主要体现一个文理搭配。比方说,理科学生增加一两门文科的课程,文科学生适当增加一两门理科的课程。这样能够做到文理都有。目前文科是五科,理科是五科,那加起来是十科,那肯定是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有些是通考科目,文理都必须会的,这是一个基础科。还有一些是可以选择一些搭配型的课,对文科学生来讲,比如说选择化学,那么对理科学生可能选择历史或者地理,某一科,或者某一两科,这样达到融通,我想对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有好处。”
王双全教授认为,不分文理科不但不会增加学生负担,相反学生的负担只会减小,“我觉得从教育部的角度来讲,本身不分文理科,包括我们现在提出来减负,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只能会减少学生负担。因为现在包括文理科不分科,其实也是为了下一步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考试多样化,多渠道化,这些都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拓宽学生的考试渠道,都是在为改革打基础。”
赤峰地区现状
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
据王双全教授介绍,目前赤峰地区普遍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导致择校、择班现象严重。王双全教授认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等是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教育改革的最大亮点。《决定》中教育体制改革提到的“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教育资源对全国来讲不均衡,为什么提出均衡,就是因为教育资源不均衡。不用说全国,就拿赤峰来讲,我觉得存在这样几个资源不平衡。一个是城乡,赤峰市和旗县教育资源就不一样;学校和学校的配置也不一样,好的学校和次的学校配置不一样,学校中的班与班配置也不一样,各种名目的好班和普通班不一样。就拿赤峰二中来讲,差两三分,或者三五分,就进不去那个所谓的好班,只能到普通班。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学生永远都上好班,次点的学生永远上次班,这样又造成家长托关系找门子花钱想上好班,结果只有个别的可能去了,大部分老百姓的孩子或者是考试考得不好,学习成绩相对次的孩子指定进不去,这就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从教育的本质来讲,教育是让人人都得到均衡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育资源不均衡,一部分人占有了另一部分人应该享受的资源,所以《决定》推行的教育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不均衡。当然,真正达到所谓的均衡,短期内不能解决,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