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故事: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做着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老虎经常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稳。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他再不用为食物发愁了。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中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里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这个故事也让我们反思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两种典型的模式:“放养”与“圈养”,笼中之虎是圈养,野地之虎是放养。在教育孩子上,过去多是放养,今天多是圈养;农村多是放养,城市多是圈养。这两种形式都能培养人。今天放养的成分越来越少,而圈养的成分越来越多。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放养顺其自然,能锻炼人的自主能力、生存能力,但也会让人养成自由散漫、无组织纪律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