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长老师学生 » 特殊家庭 » 离异家庭 » 正文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2  浏览次数:20
核心提示: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了单亲家庭的行列,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何使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拥有—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一项对541户离异家庭的调查显示:有61.42%的父母离异后产生了忧郁消沉、自卑沮丧、烦躁易怒等心理失衡现象,父母的这种心态必然对孩子产生了不良的、消极的影响,调查同时反映这些家庭孩子心理不正常的占了73.58%。这些不正常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喜欢孤独、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等。这种单亲家庭父母与子女不正常的心态相互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加入了单亲家庭的行列,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何使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拥有—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这对于尚未从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父母来说更是个难题。
        一项对541户离异家庭的调查显示:有61.42%的父母离异后产生了忧郁消沉、自卑沮丧、烦躁易怒等心理失衡现象,父母的这种心态必然对孩子产生了不良的、消极的影响,调查同时反映这些家庭孩子心理不正常的占了73.58%。这些不正常的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喜欢孤独、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冷漠、自卑、逆反心理等等。这种单亲家庭父母与子女不正常的心态相互影响,极容易造成家庭缺少温暖、孩子心理紊乱、人格特征异常、无心向学、不求上进,从而出现与他人、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所以单亲家庭的父母千万不能把本应限制在夫妻之间的怨恨和愤怒扩散到孩子头上,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好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虽然分开了,但依然爱着你,今后无论是谁和你生活在一起,都不意味着另一方不要你了。父母应当多挤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交流思想,沟通感情,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尽最大努力减少离婚对孩子的伤害。  
  同时,离异的父母必须克服两种恶性心理,一种是将孩子的发展当作自己生活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支柱,过分地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希望通过孩子的功成名就来为自己不幸的婚姻“争一口”。另一种是消极悲观,对孩子的一切放任不管,只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一切物质要求,试图以此来弥补单亲家庭给孩子造成的关爱不足。这两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 
  另外,调查还反映,有13.8%的父母认为离婚面子上不好看,他们不让孩子告诉学校老师和同学,自己也拒绝同学校保持正常联系。其实,恰恰是这种家庭的孩子最需学校的配合加以教育,因为离异的父母一人身兼两职,时间少、精力跟不上、经济困难等因素使他们教育孩子时力不从心,这时学校的配合、老师的帮助会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离婚是不幸的,而不能从这种不幸中解脱才是最大的不幸。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们应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同时以健康的心理、人格的力量和社会道德规范帮助孩子树立自主、自信、自尊、坚韧、正直、豁达的健全人格。
摘自舒闻铭的作品《成功教育新思维》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影响。但并不是说,父母离异一定会对孩子有影响,关键在于离异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上。离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1、父母一方当作孩子的面,总喜欢无情地痛斥另一方。如“你爸爸是一个没本事的男人”。“你爸爸心花得很,以后不要跟你爸爸学坏了”,“你妈妈跟别人跑了,是个坏女人”,“你妈妈是个不三不四的女人”,等等,父母一方与其在痛斥另一方,倒不如说在伤害孩子。孩子心灵的完美,和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双方的形象作用,父母双方的爱对孩子来说是非常必要的,缺一不可。即使夫妻再有仇恨,也不要当作孩子的面发泄出来。
  2、父母离异后,孩子一般跟了一方,由于工作忙,很少顾及孩子,有的干脆把孩子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里一丢,就不闻不问了,最后,只是寄点钱回来,供孩子吃、穿、用,如这就代表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错,这不能代替教育。
  3、离异父母的作风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有的父母离异就是因为一方的作风问题,离异后继续存在作风问题,两性关系混乱,孩子看在眼里,心理却留下阴影,这种阴影对他们成年后婚恋选择有很多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有破坏影响。这在我们的婚姻生活当中,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父母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就是离异,这种责任与义务同样存在。离异父母教育孩子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带孩子的一方,承担了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如孩子跟着母亲,那么主要就是母亲教育孩子,但母亲就是再优秀,她也取代不了孩子父亲的角色;
同样,孩子跟着父亲,父亲也不能代替母亲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合适的时候,也要让孩子与父母另一方生活一段时候,让孩子体验父母亲情,这对孩子人格发展和完美十分重要。
有的夫妻由于仇恨对方,坚决不让孩子看另一方,这是十分错误的,不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强加给孩子。
2、夫妻不和离异了,心里不痛快,但在孩子面前,也要维护另一方的形象。
仅有对孩子的物质关心是不够的,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人格的发展,尤其要注意孩子心灵成长。
父母离异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童年阴影,这种阴影严重的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因此,夫妻离异已经伤害了对方,但不能再伤害孩子了!
怎样教育父母离异的孩子?
 父母的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他们的心灵会受到深重的打击。
由于情绪受到严重扰乱,孩子会表现出爱发脾气或烦躁不安;也有的灰心丧气,孤独自卑;有的终日呆在家中怕见人,有的不愿呆在家里或出门后不愿意回家……
    家庭环境的突然改变,孩子将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适应不过来。怎样关心、教育这类孩子,使之能够较正常地成长,也就成为单亲成人的主要课题。
    父母离异的孩子怎样教育,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作为抚育子女一方的父亲或母亲,本身要从离异的事件中走出来,认真安排新的生活,稳定自己的情绪,振作精神,要用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肩负教养子女的重任,端正对孩子的看法:
    1、孩子虽不幸但不是“可怜虫”。
    2、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视作“累赘”,或视作怨恨对方的“出气筒”。
    3、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培育孩子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可作为“私有财物”,而任意处置。
    其次,对孩子由于父母离异而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要给予理解。
    单亲应在生活上尤其在孩子的心灵上备加体贴和关心,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感情,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和烦恼表示理解,帮助解决,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对待,尽量弥补孩子缺少的父爱或母爱,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慰。
    第三,切忌溺爱。
    不要因为孩子心灵上受到创伤就百般袒护溺爱。有的单亲自认为用这种形式可以得到孩子的谅解或减轻自己的负疚感,殊不知,这样将会使孩子骄横任性,使其个性得不到正常的发展。
    第四,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
    为孩子创造机会,把小伙伴请进家门或让孩子投入到群体中去,更多地参加集体活动,享受与正常儿童共有的快乐。
    第五,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让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淡化父母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创伤。
    最后,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和离异的父(母)及其家庭亲属交往。
    最好不要硬性中断亲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孩子毕竟是双方和谐时相处的结晶,双方都应负有教养孩子的义务,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总比单亲抚育好。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