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孵化出创新企业20多家
2012年10月24 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中科大与微软、阿里巴巴、中国通服等联合成立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首批入驻。而此时距离中科大先研院开工建设不到3个月时间。“阿里巴巴入驻先研院,是看这里人才、科研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优质资源和环境,入驻的创新联合体必将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源头活水。”入驻之时,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的张亚勤也来了,带着微软的平台和技术,成立中科大—微软联合实验室。
中科大先研院院长助理王兵介绍,目前,先研院已经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电子所、计算所、微软、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研究所、企业共建了国家工程技术分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联合体20余家,孵化出创新企业20多家,吸引注册资金1.9亿元。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伯明翰大学等海外名校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初步达成合作协议。
【人才培养】首批400多名研究生入住
中科大先研院正汇聚着大量高端创新人才。中科大先研院综合管理部主任王伟介绍,今年9月15日,先研院迎来首批400多名研究生入住,包括微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方向。
“这里的人才培养采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和创业辅导员制,注重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王伟说,目前,先研院已聘任8位创业导师,都是所属行业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代表国内外同行业的科技最高水平。这里的学生参与企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研究,作为配套体制,学生们取得了发明专利、为企业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等,都有可能为学生学业成果评价“加分”。将来,这些人才或进入企业,或者将自己掌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对防止人才外流,也有重要意义。
“中科大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也要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一流贡献。”中科大校长侯建国说,这是中科大先研院成立的初衷。
【制度保障】为创新探索设“风险容忍度”
每一项重大研究和发明都是在不断的失败和探索中诞生,在科技创新中,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们成立了一个天使投资基金,与以往的基金不同,我们针对技术和成果转化,会设立一个风险容忍度,允许在创新中的失败。”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陈伟说,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合肥通过这一创新之举,在鼓励创新创业方面,为先研院提供制度保障。
陈伟介绍,合肥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帮助先研院成立了两只基金,引导先进技术产业发展,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跨越基础研究与转化“死亡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