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原料市场资讯 » 冶金矿产市场 » 正文

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成为治理重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06  浏览次数:19
核心提示: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强调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要求及时公开化解产能过剩进展情况。

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强调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要求及时公开化解产能过剩进展情况。

  作为产能过剩的钢铁行业首当其冲成为治理的重点。

  据了解,在此之前,政府对钢铁行业已经出台过多次调控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相反陷入越淘汰产能越多的怪圈。

  记者观察发现,相较于以往,此次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执行的积极性非常高,“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执行力度落实空前严格”。

  尤其是进入11月下旬之后,政策开始逐步在各地落地,各地政府密集表态,要对钢铁行业重拳治理。

  “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存在无法解决的重要原因即在于地方政府缺乏动力,这与官员的考核指标注重经济总量而忽视效率密不可分。”中金公司分析员丁玥分析指出。

  “将环保和去产能列入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这是与以往政策最大的不同,这将直接破除原有的地方保护障碍,推动政策执行效果的提升。”丁玥分析。

  在政策的执行方面,也与以往有很大区别。以淘汰落后产能标准为例,“此次不同于以往由部委统一划线设立标准,而是把具体执行的权利全部交由地方政府掌握。”

  政策效果令人期待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产能方面,多地已经明确表态对钢铁产业不再审批新增项目。“从严禁新增产能项目的表态来看,这次政府对化解产能过剩决心很大,比以往政策都更加严厉。”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分析认为,以往我们都是在努力淘汰落后产能,但效果并不理想,此次从源头上控制新增项目,算是一个比较严厉的新举措。

  不止环保压力,促进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成为各地调控产能的出发点之一。以安徽省为例,11月25日,安徽召开全省经济社会运行和化解产能过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安徽省政府领导对外宣布:“安徽省的钢铁行业已经完成国家前期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但是“行业存在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也在促使安徽省从产能上对钢铁下重手,根据安徽省政府的数据,目前安徽省“钢铁产能利用率为71.1%,比全国低0.9个百分点”。

  此外,部分产品层次较低,市场竞争不强,也成为困扰钢铁行业的突出问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综合来看,此次各地的治理手段也更加严格,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已经停止新增或由总行收回了对产能过剩行业(尤其是钢铁行业)的贷款,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支持下,项目建设势必无法推进,达到控制新增产能的目的。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