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日起,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开始实施最新修订的《建筑装饰行业信用评价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与6年前的试行标准相比,该《办法》更加科学、公正,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近日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
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
谈到诚信问题,江苏全筑建设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曹奕告诉记者,毋庸置疑,诚信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发展之道,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和财富。有了诚信,企业才能生存,才能走向成功。
然而,对于整个建筑装饰行业的诚信现状,曹奕并不乐观。
“当前,‘游击队’充斥市场、企业偷工减料和以次充好等现象仍然屡见不鲜,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给行业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曹奕说。
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据《中山日报》报道,一个不精确的统计
对于以次充好现象,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些企业会用海沙充当河沙,以非环保材料代替环保材料等。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实在是防不胜防。
为什么建筑装饰行业不诚信行为屡见不鲜?
刘晓一分析认为,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还有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尚不完善、法律和道德体系还不健全,再加上舆论监督还不到位等,这些造成了建筑装饰行业出现诸多不诚信行为。
信用评价恰逢其时
为此,2007年8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制订并通过了《建筑装饰行业信用评价标准(试行)》和《建筑装饰行业信用评价工作守则(试行)》。
“6年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依据上述标准,每年都组织企业进行信用评价,为建设行业诚信、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做了积极的探索。”刘晓一说。
刘晓一告诉记者,在原有试行标准和多年实践的基础上,他们进行了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结合行业特点,重新编制了与行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用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
“与试行标准相比,《办法》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引入第三方专业信用评估机构,作为相关评价报告的技术支持单位。”刘晓一强调,事实上,信用评价活动并不是简单地只给企业的信用情况进行评级,而是包括对企业的宣传推广、开拓市场、创造效益、社会价值等各种活动所做的综合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系统性应用。
刘晓一说,今后,协会将在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和销售流通企业中开展信用评价工作,以进一步扩大信用评价工作的覆盖面,形成完整的行业评价体系,更好地构筑产业链平台。
“为了使评价结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与中国
据了解,本届设博会亮点纷呈,先后举办了3场设计创新交流活动、“设计师之夜”交流酒会、国际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