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免费发布
免费发布
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市场资讯 » 林业花木资讯 » 正文

植树造林也致富 绿化暖人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9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近日,记者来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泰石桥村,道路边、田埂上长满了高耸挺拔的湿地松,把一望无际的稻田紧紧包围着,营造出了一块块网格状农田防护林。

图为:湿地松

  近日,记者来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泰石桥村,道路边、田埂上长满了高耸挺拔的湿地松,把一望无际的稻田紧紧包围着,营造出了一块块网格状农田防护林。

“我家5亩地周围都种湿地松,不仅美化村里环境,还给庄稼防风给人遮阴乘凉,好处多着呢!”73岁的村民张建华一边指着五六米高的湿地松,一边给记者介绍说,早些年前,村里很少看到树,经常受台风影响,庄稼倒伏严重。因为当时老百姓有地也全都种上庄稼了,根本不会想到去种树,现在变了,大家都是抢着去种树。据了解,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04年开始,嘉兴市政府实施大规模的农田林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效益和环境景观 ,增强了农业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一直以来,浙江省坚持绿化与富民相结合,倡导增绿就是增收的理念,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绿化的有力手段,启动实施兴林富民示范村镇工程建设,长兴县泗安镇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村400户人家,小汽车就有500多辆,可都是种树种出来的啊。长兴县水口乡徽州庄村村民施明銮自豪地说,全村都是从事苗木 生意的,去年他所在的苗木公司销售额近1亿元。然而,早些年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村民种的都是庄稼地,生态环境不好,种出来的农产品不好卖,收入也很低。徽州庄村党支部书记林瑞慢回忆说,后来,政府部门为了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免费送树苗鼓励农民种树,一下子调动了农民的种树积极性,现在村里能栽树的地方都种满了,环境变好了,收入也提高了。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