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暖通空调学院 » 供暖供热 » 正文

北京率先实施热泵系统补贴支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6  浏览次数:3
核心提示:热泵的本质是一个热量提升装置,如同水泵将水由低处提升到高处一样,热泵是将热量由低温提升到高温。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石、土壤、再生水、烟气余热或空气中的热量等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循环,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为消费者提供热水、地暖或空调等。热泵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利用少量电能将低品位能源充分利用起来,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据统计,通常情况下,热泵机组消耗1kW的电能,供给用户4kW的热能,与电采暖相比,效率提高3至4倍,比燃气供暖
热泵的本质是一个热量提升装置,如同水泵将水由低处提升到高处一样,热泵是将热量由低温提升到高温。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石、土壤、再生水、烟气余热或空气中的热量等作为低温热源,经过传统空调器中的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循环系统循环,提取或释放热能,利用机组循环系统将能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为消费者提供热水、地暖或空调等。热泵系统的最大优势就是利用少量电能将低品位能源充分利用起来,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据统计,通常情况下,热泵机组消耗1kW的电能,供给用户4kW的热能,与电采暖相比,效率提高3至4倍,比燃气供暖系统效率高20%,比燃煤供暖系统效率高30%至50%。 
    在必须采用供暖系统的我国北方地区,高耗能、低舒适度的集中供暖在近些年给大气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其实,早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开始,雾霾天就已经成形,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无限制的排放,“铸就”了雾都伦敦。但是,现在有“雾都”之称的已经不止伦敦一处。2013年1月,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严重污染,北京城区PM2.5值甚至一度逼近1000,美国《纽约时报》更是将北京城形容为“机场里的吸烟区”。 
    当污染达到极致,控制、治理就是必然。据了解,当前我国集中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为20公斤标煤/平方米,高出欧洲同纬度甚至更高纬度国家供暖+制冷+热水能耗的一倍。截至2012年底,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面积34亿平方米,人口1亿,集中供暖能耗高达2600万吨标煤,按每吨标煤900元计算(下同),费用高达234亿元。 
    北方节能改造刻不容缓! 
    2014年1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中期讨论会上,目前我国正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及北方供暖管网节能改造,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与此同时,推进节能供暖产品的利用也是有效方式之一。1月6日北京市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北京市进一步促进地热能开发及热泵系统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既有燃煤、燃油供暖锅炉实施热泵系统改造项目,对热泵系统给予50%的资金支持。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全额建设的项目,新建或改造热泵供暖系统的按现行政策执行。 
    自雾霾席卷全中国时被广泛讨论的节能热泵产品,自此,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既有燃煤、燃油锅炉改造工程为热泵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也从实际层面助力了行业的发展,为热泵行业发展带来新福音。 
    据报道,位于丰台区西南四环外的总后干休所锅炉房作为北京市试点的烟气余热热泵项目,采用了余热热泵改造,通过加装1台7MW的烟气余热热泵回收机组,提取锅炉排放烟气中的热量。这一总投资约800万元的改造项目,目前仅回收锅炉房30%的烟气余热,就可实现新增供热面积约7万平方米,年减少燃气用量约80万立方米,相当于替代燃煤约1100吨;同时,可降低烟气中约15%的氮氧化物含量,回收冷凝水约8000吨,年可回收投资成本约130万元。如若实现全部100%余热回收,可新增供暖面积约20万平方米,提高供热能力约16%。 
    据了解,燃气锅炉的热效率约为90%左右,约有10%的热量通过排烟进入环境中,而烟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也是形成雾霾的因素之一。通过热泵的热回收,不仅增加了供热效率,有效回收烟气中排放的余热资源,也缩减了烟气排放对大气带来的污染。 
    当前,有专家表示,未来的北方也将逐步实现分户供暖的采暖模式,而热泵即为采暖的节能先锋产品。北京市已经明确表示鼓励新建公共建筑、工业厂房和居民住宅楼使用热泵供暖系统,支持燃煤、燃油供暖锅炉利用热泵系统进行清洁改造。在此条件下,热泵行业各大企业,需潜心将热泵采暖产品技术做得更完善,才能逐步取代北方广大的采暖市场,将节能热泵技术带来的环保效应响应全国。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