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暖通空调学院 » 建筑节能 » 正文

解析:中国的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2  浏览次数:21
核心提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建筑面积增速明显加快,2000年~2010年面积增长了2倍,年平均增加13.3亿m2,增速为11.3%,大大快于20世纪90年代的增速,其中“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面积累计增长85亿m2,至2010年底建筑面积总计453亿m2,而2010年的中国能耗总量为32.49亿tce[2],其中建筑总能耗不包括生物质能为6.77亿tce,占全国总能耗的20.9%。建筑商品能耗和生物质能共计8.16亿tce。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建筑面积增速明显加快,2000年~2010年面积增长了2倍,年平均增加13.3亿m2,增速为11.3%,大大快于20世纪90年代的增速,其中“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面积累计增长85亿m2,至2010年底建筑面积总计453亿m2,而2010年的中国能耗总量为32.49亿tce[2],其中建筑总能耗不包括生物质能为6.77亿tce,占全国总能耗的20.9%。建筑商品能耗和生物质能共计8.16亿tce。

    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针对中国目前的建筑节能形势,政府必须控制好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制定更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监督机构,确保城镇节能工作做好。城镇节能是底线,农村是以后发展的方向。
    1在城镇新建建筑节能和已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政府机构应先行,做到示范作用。国家制定全国性的经济激励政策,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制定本地区的激励政策,以利益驱动各方节能。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标准的建筑坚决不予开工建设。
     2如果说城市建筑节能已经步入正轨,那么建筑面积占全国50%以上的农村在建筑节能方面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已有的农村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大都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对广大农村不具有可复制性,尤其是中西部农村。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村的建筑节能潜力是城镇的2~3倍,但是其节能的难度也比城镇高出很多,我国下一步的建筑节能重点应该放在农村。现有农村住宅没有规定的标准,围护结构很差,没有经过设计直接施工,导致保温隔热效果不理想。应结合农村能源的特点,制定符合农村发展规律的政策,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建筑节能发展道路。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