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北京、河北人大代表发现,今年的两会有所不同。
两地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细颗粒物(PM2.5)治理指标上,都有所加码。具体是北京、河北2014年的PM2.5年均浓度,需要比上一年下降5%、4%.
两地的行动不是唯一的,除极少数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了大气治理的内容。
这可能使得2014年环保指标完成行动加码,PM2.5指标的完成,肯定是有利于其他环保指标完成的。1月2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对记者说。
在当日国家发改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透露,十二五规划的24个指标,有4个指标完成得不是太理想,进度滞后于预期,主要体现在环保方面。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正在研究新的措施,预备在今后两年加大环保工作的推进力度,使得上述指标完成。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已经进入下半场。环保指标能否完成,成为衡量十二五规划成败的关键。
节能环保指标完成滞后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透露,十二五期间24个主要指标,绝大部分实施进度好于预期。比如GDP要完成7%的年均增速目标,没有任何问题。还有比如万人发明专利,森林蓄积量等指标已经提前完成。
但是4个环保指标未达到预期。这包括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GDP能源消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这四个指标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节能的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之间有一定关系,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完成好的话,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也会好。他说。
记者获悉,氮氧化物排放量2011、2012年累计比2010年高出2.82%.2013年下降3.5%,累计仍只下降了0.7%,与10%的十二五降幅目标差距大。
此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在2013年达到9.8%,比上一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是仍未完成进度。
2013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7%,考虑到前2年分别下降2.1%、3.9%,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顾问杨富强测算,十二五前三年单位GDP能耗也只下降了9.4%,略微低于进度。
杨富强指出,如果加大努力的话,碳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可以完成,但是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难度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