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与无机的较量
从46号文到65号文,再到350号文,相对应的保温材料选择,也从B级到A级,再回到B级。在几年时间里,我国外墙保温材料市场经历跌宕起伏。
65号文的出台,曾让占据市场绝对优势的EPS(发泡聚苯板)、XPS(挤塑板)、聚氨酯等有机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遭到集体封杀,而占据少量市场份额的岩棉、玻璃棉等无机保温材料行业再次迅速崛起,构成了当前建筑外保温材料市场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平分秋色的局面。
65号文被取消之后,有机保温材料本该再次迎来发展的曙光,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要达到65号文出台之前的快速增长态势很难。据格瑞斯泰总经理吕昌宗介绍,65号文出台后,有机外墙保温材料行业几乎没有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而此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传统的无机材料市场迅速扩大。
“以XPS为例,65号文出台后,XPS的总量减小但利润却有所提高,原因是在政策的倒逼下,企业更加注重中高档保温板的生产和销售。而在65号文被取消后,XPS的销量虽然增大但利润却略有下降。”他讲道。
同样的局面也出现在聚氨酯材料行业。
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建波介绍,65号文被取消后,聚氨酯材料的合法性有了,但合理性还有欠缺,导致行业推广很慢。如今,行业占比仍旧保持在7%—8%。在市场份额方面,65号文对聚氨酯和XPS并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变化最大的是EPS和无机保温材料。随着65号文的取消,EPS占比上升,而无机材料下降的部分正是EPS上升的部分。
政令规范存期待
65号文被取消后,也解除了政策对有机保温材料行业的束缚,但为何其发展却有些停滞不前?
李建波表示,现在执行的46号文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对防火隔离带的要求,对行业发展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在一些节能减排任务不重的地区,比如上海、浙江等,仍旧坚持使用A类材料,这也给行业造成一定的误导。同时,受65号文的影响,岩棉等无机保温材料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但65号文被取消则导致无机材料的价格一跌再跌,对有机保温材料的市场造成了很大冲击。
与此同时,外墙保温材料行业较为混乱,缺乏针对产品具体应用的技术规范。去年10月开始执行的《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标准中规定,如果聚氨酯材料的氧指数小于30,便不能被认为是B1级材料。此规定掀起了聚氨酯行业的“氧指数”之争。
“因为保温材料的检测较麻烦,且不能迅速检测,我们赞同把氧指数作为检验工地消防的简易控制手段,但不应该把氧指数和材料的防火等级直接画等号。”李建波表示。
李建波解释,不分具体材料采用同一指标的“一刀切”要求不合理,因为不同材料同样达到B1级,但其氧指数并不一致。以EPS、XPS为例,这些材料达到B1级后,其氧指数可以轻松超过32,但聚氨酯材料却很难达到30。
据悉,当前有3个标准与建筑外墙外保温的防火性能密切相关,分别是《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29416—2012)和尚未出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而最值得行业关注和期待的恰恰是还未出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此外,他还提到,对于我国外墙外保温材料的防火性能,过去只讲材料的燃烧性能,并没有提到结构防火和系统防火。
未来谁主沉浮
在这场有机与无机、保温与防火的纷争之后,到底哪种材料能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占据绝对优势?吕宗昌表示,从市场规律和国际形势来看,EPS、XPS、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肯定是主流,但当前国家对防火格外重视,所以暂时还不明了。
李建波也表示,没有哪种材料会成为主导,每种材料都有其适合的领域。他分析道:“对于防火性能要求高的建筑,超高层建筑应该使用无机材料,中等风险的建筑应该使用聚氨酯等热固性材料,低风险的建筑应该使用EPS。从节能的角度来看,节能要求高的地方应该选用聚氨酯,节能要求中等的地方应该选用EPS和岩棉,节能要求更低的地方可以选用加气混凝土、保温涂料、胶粉聚苯颗粒等。”
当前,假冒伪劣、低价竞争等行业乱象在外墙保温材料市场同样存在。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李建波和吕宗昌均表示,首先,行业要自律,监管要更加严格;其次,产品技术要不断创新。李建波表示:“施工工地发生火灾,一个是火源、一个是可燃物,这关系技术和管理,两者缺一都不会造成火灾。解决工地防火问题,一方面要通过管理控制火源,另一方面要提高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在技术层面,首先可以提高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和防火等级,降低成本,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将其做成复合材料。
他举例说,聚氨酯材料本身可以当胶粘剂使用,可与各种材料复合。聚氨酯复合板行业在65号文被取消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北京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使用的是复合板,其内芯多使用聚氨酯材料和酚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