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
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昨天,文明燃放烟花爆竹座谈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市文明办、市安委办、市政府新闻办、市教育局、市工商局、市妇联、团市委及部分市民代表参加此次座谈会,向全市发出文明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倡议提出,“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还带来雾霾天气、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危害市民的身体健康,也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宜。 ”倡议提出,“不燃放、少燃放烟花爆竹。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不在明令禁止的场所和时间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不燃放危险性较大的烟花爆竹。团员青年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等方式,开展文明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家长履行好监护职责,确保未成年人不燃放或安全燃放烟花爆竹;中小学生不利用燃放烟花爆竹嬉戏打闹;各商家商铺在规定的时段燃放烟花爆竹,保持好周边卫生。尽量选择电子爆竹、喜庆音乐等新颖、安全的喜庆方式”。
污染
放和不放PM2.5差了两倍
昨天,市环保局发出倡议,号召市民少放或不放鞭炮。 2013年除夕期间青岛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时段(18:00-次日2:00)的PM2.5平均浓度值较之前时段 (10:00-18:00)升幅达201.3%,充分表明燃放烟花爆竹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曹娟是山东省青少年绿色联盟的副主席,她和她所在的团体每天都会为青岛的天空照一张像,并记录下每天的空气状况。在座谈会上,曹娟展示了一份详尽的“青岛蓝天日记”。 “去年的1月、2月和12月这三个月份空气污染最为严重,这和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有很大关系。 ”
来自39中的李维耕同学说,现在的学生对于放鞭的意识已经非常淡了。“现在放鞭的主要是小学生比较多,初中较少,高中大学就基本没有了。 ”李维耕说,小学生是学生中燃放烟花爆竹的“主力军”,但是也都以小型烟花爆竹为主,造成的污染也相对有限。 “可以保留这个习俗,但是要少放,并对烟花爆竹加以改进,以小型为主,减少装药量。 ”
感受
安全隐患多噪音污染大
72岁的杨桂枝家住市南区湛山街道。“过年放鞭的隐患很多,许多加油站、石油库周围都有居民楼,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会很严重。 ”杨桂枝说,除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安全问题需要担忧,鞭炮燃放时的巨大声响也是个问题。“有时鞭炮乍一响,都没有个心理准备,要是心脏有疾病,再一吓,不就坏事了。”提到噪音这个隐患,杨桂枝很担忧。 “过年就过个祥和年,穿新衣服,吃好饭,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就行了。 ”对于过年要放鞭,杨桂枝觉得不太必要。
商家
相互攀比导致争相燃放
林毅是麦凯乐青岛公司的副总经理,他说现在市民放鞭的少了,反而是商家为了图吉利放的多。开业或是逢年过节都会放一挂鞭来祈求生意红红火火。 “这个寓意是好的,但是这也造成了一些商家相互攀比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安全隐患也给附近居民造成困扰。 ”
市商务局牟春表示,将发出倡议禁止商家燃放烟花爆竹。 “我们倡导用其他方式增加气氛,比如电子屏幕等等。 ”牟青说。不仅倡议商家禁止燃放,也倡议商家对其员工说明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让员工们少放或不燃放烟花爆竹。文明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已经通过网络和传真等形式下发到了各个商家手中。
安监
减少销售点加大监管力度
“烟花爆竹限放的困难很大,只能倡导少放,可以减少审批数量和销售点的数量。 ”市安委办处长魏永峰介绍,随着时代进步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主动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但是仍不能放松监管的力度。 “青岛没有烟花爆竹的生产企业,监管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小。 ”魏永峰表示,市安委办将会联合公安、质检等部门针对烟花爆竹的销售、存放、运输等流程进行大力监管。
老人玩爆竹震破鼓膜
家住流亭的焦大爷有个特殊的爱好,喜欢玩爆竹,没想到前几天玩爆竹时把耳膜给震破了。几天前,焦大爷吃完早饭就又玩起了爆竹,不料想爆竹引线太短,刚点着没来得及起身在耳朵边就爆了,当时就感觉左耳朵里面剧烈疼痛,等安静下来之后会有嗡嗡的响声,别人说话也听不太清,焦大爷很害怕,担心耳朵被震聋了。
第二天,焦大爷来到了城阳人民医院耳鼻喉二科门诊,医生在听取了他的病情后,给予门诊耳内镜检查,发现左耳鼓膜有很大的穿孔,直径达6毫米,穿孔的鼓膜边缘还残留着血迹。耳鼻喉二科主任杨嵘提醒,市民节日要少燃放烟花爆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他也提醒大家一旦发生鼓膜穿孔的意外,必须保持患耳内的干燥,不能进水。其次,刚刚发生的外伤性的鼓膜穿孔修复率相对来说要比穿孔时间长的修复率要高,因此,治疗鼓膜穿孔必须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