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过后,雾霾天气再度笼罩我国多个地区。11月23日,北京遭遇五级重度污染,面对愈演愈烈的雾霾天气,人们该怎样应对?一直被人诟病的水泥生产企业,如何摘掉排污大户的帽子?
同日,中国水泥网主办的2013第六届中国水泥环保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环保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汇集一堂,围绕如何应对更加严厉的环保政策,水泥工业细颗粒物污染现状展开探讨。与会者普遍认为,从排污源头上进行积极控制是应对企业生存和生态环保双重压力的最根本方法,其中,电改袋是当下最有效的技术措施之一。
除尘是当务之急
2012年,世界水泥总产量约39亿吨,我国水泥产销量21.84亿吨,占世界总量的55%.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熟料生产线1637条,其中日产2000吨以上的熟料生产线有1257条。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水泥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污染物治理、余热发电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水泥行业虽然在两化融合方面走在了工业行业的前列,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水泥行业仍然是高消耗高排放行业,这是目前水泥生产的工艺过程所决定的。据2010年数据统计,水泥工业产业的总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5%,粉尘占到全国工业生产总排放量的31.7%,这样庞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蒋明麟指出,大力推向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工艺装备技术进步是做好水泥环保工作的根本。
全国性的雾霾天气更是将水泥企业的污染问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多年以来,水泥行业在老百姓心目中一直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今年多发的雾霾天气使水泥行业的形象更加雪上加霜。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高长明介绍说,我国单位国土面积排放的水泥烟尘量是世界平均值的8.45倍,同时也高居全国工业行业排尘之首。
高长明向与会者讲述了一个2个2.5%的经验:水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占熟料产量的2.5%,水泥在运输过程中损失的重量占熟料产量的2.5%.,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发展和水泥散装率的提高,后一个数据有所下降,但是前一个2.5%依然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