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蔡京堂始终怀着对党、对税收事业的忠诚,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感人事迹教育和影响着身边的人,先后被授予省、市 “先进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05年被人事部、国家税务总局授予“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确定为“时代先锋”重大典型在全国广泛宣传,2007年被评为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并作为税务干部中的优秀代表参加了省九次党代会,2008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用无私奉献体现生命的价值
在20多年的从税经历中,蔡京堂与纳税人一起卖过货,甚至与工人一起推过800多斤重的矿车。他经常夸口自己的身体是铁打的,从没因病耽误工作。2001年底,他感到气管部位不适,时常咳嗽,当时只认为是感冒,又正值年底完成任务的倒计时阶段,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每天在镇医院输完液后,仍坚持上班,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也由此得了一个“拼命三郎”的雅号。2002年3月,他已明显感觉身体不适,妻子多次劝他去检查,他都一拖再拖。直到4月份市局组织分局长查体,在妻子和同志们的再三劝说下,才赶到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肺癌。面对生命的沉重一击,蔡京堂恐惧过、失望过,但他想到了年老的父母、未成年的孩子、贤惠的妻子需要照顾,更想到了自己衷爱的税收事业和许多未干完的工作,从而坚定了与病魔做斗争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地配合治疗。2002年4月,在市局领导的安排下,他在北京空军总医院成功进行了手术。那段时间,他躺在病床上,想的最多的是生命的意义,反思最多的是过去工作中的不足,体会最深、最真的是“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话。身体刚一恢复,他就挂电话给市局领导要求回去上班。单位领导、同事和亲人都反复劝他,让他安心养病,但到了月底,他实在忍不住了,还是将电话打回了单位,接电话的会计小李一听到他虚弱的声音,当时就哭了,她说:“蔡局长,您就安心养病吧,分局的工作有我们大家伙担着呢!”
回到莱州后,他开始接受化疗。化疗的副作用很大,他持续不断地恶心,呕吐,吃不进饭,睡不着觉,头发也慢慢掉光了,真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市局的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在家好好休养,可他让同事把每个月、每个季度的税收分析和市局的重要文件拿到家里,把卧室当成办公室,遥控指挥分局的各项工作。刚刚休息二十几天,分局工作就进入半年双过半的攻坚阶段,他忍受着化疗带来的种种不适反应,又返回了工作一线。接下来的六个化疗周期,他往返于医院、单位和基层之间,没有请过一天整假。纳税业户们看到他满脸憔悴、头发全部掉光的样子,十分感动,他们由衷地说:“蔡局长,什么也别说了,就冲您这拼劲,我们也一定自觉把税交上。”
他平时有个头疼感冒,常常是藏着不敢说,因为怕市局领导知道后会让他去养病而失去工作机会。不巧的是,返回工作岗位后不久,他又患上了严重的肛周脓肿。开始他怕市局领导知道,就选了不太引人注意的市第三人民医院去做了手术,并且病情稍一稳定,就瞒着家人和医生跑回了单位。因为他就这个脾气,好多工作,只有亲自做过调查研究,安排起来才能心中有数。
2004年5月,他被授予“文明市民”并获得2000元的奖励。拿到奖金以后,他非常不安,第二天,就带着钱来到市第二实验小学,把它捐献给了学校,用于救助那些因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儿童。
生命因工作而充实,生命因事业而顽强。2003年一年,因为工作忙,他竟然在没有化疗的情况下安然度过。直到2004年元旦,他才在家人的再三劝说下,利用双休日和元旦假期进行了一个周期的化疗。看到他这样拼命,不少人都很不理解地问他:“身体已经这样,工作还这么拼命,图什么?”图什么,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对他来说,能多活一天,能多干一天工作,就是他最大的渴望,也是他最好的精神寄托。
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用一流业绩焕发生命的光彩
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他始终坚信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干出不平凡的工作。老踏着别人的脚步走,永远干不出一流的工作,创出一流的业绩。
[NextPage] 2003年3月,市局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调他到税源基础相对较好的柞村分局工作。不少朋友都说:“这下子,你可以轻松一下了。”但他却想,工作单位换了,工作标准可不能降低,要干就干得更好。到柞村分局后不久,他了解到,原来对石材矿山按承包合同定额征税的办法不尽合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和同志们提出了“两访、五看、三对照、一询问”的征管新思路。为了准确掌握矿山开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他带领同志们硬是靠着两条腿,每天翻山越岭几十里,连续几个月走遍了100多个山头和180多个矿山坑口,他还走访了17个村庄和30多名富有开矿经验的老同志,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当年矿山开采企业入库各项税款104.9万元,同比增长106%。在他的带动下,柞村分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 “全国个人所得税税法知识竞赛”中,分局有1 人夺得二等奖、1个夺得三等奖,有4名同志被市局评为“服务明星”、“征管能手”。分局在行风测评中名列第一,连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2004年,分局全年完成各项税收达1084万元,比上年增长38%,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最高纪录。他探索出的分行业定期定额户公开办税、石材业户按用电量纳税等征管经验,在全系统进行了推广,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柞村分局也因此成为全系统公认的最能出经验的地方。
2005年初,他被调到金城分局后不久,针对沿海滩涂养殖业投资额大、资金回收期短、投资报酬率高等特点,对沿海滩涂养殖业以及滩涂挖掘施工、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涉税项目管理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写出了对沿海滩涂养殖业涉税项目综合管理的调研报告,引起上级局领导的重视。
蔡京堂对生命的渴望,在岗位上已经全部变成了对工作的渴望。他几乎天天都是在和时间赛跑。为了多做一些工作,他顾不上医生的劝告,没脱离三年危险期就停止了必需的化疗,一直是靠吃中药来稳定病情。分局人手少,每次下乡清缴税款,不管有多累,他都坚持和同志们一起去。晚上下班回到家,一坐到沙发上,一躺到床上,不用等妻子端上饭来,他就已经进入了梦乡。看到他没日没夜地奔忙,妻子心疼了,流着泪恳求他珍惜自己的身体。因为一心投入工作,他经常一、两个月回不了父母家,70多岁的老父亲一有空就给他打电话,一见面就拉着他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并再三叮嘱要注意保重身体。乖巧懂事的女儿在一次外出旅游的时候,还专门给他买回了一个玉石麒麟吉祥物,来保佑爸爸平安。
聚财为国,执政为民,用一身正气诠释生命的意义
税收工作虽不象战场那样硝烟弥漫,偷税与反偷税的斗争却相当激烈。作为一名地税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常常告诫自己:聚财为国,必须秉公执法,要顶得住压力、抗得住诱惑、守得住原则、耐得住清贫。
2003年上半年,柞村分局在对一户石材施工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偷税。这个企业的老板杨某倚仗着财大气粗,非但对分局下达的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拒不签字,甚至还打电话威胁他。面对威胁,蔡京堂义正辞严,依法将杨某偷税一案移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并顶住来自各层面20多人的说情风,使杨某依法受到了处罚。
柞村的石材老板有钱众所周知,但蔡京堂从不与他们搞吃吃喝喝、拉拉扯扯那一套。在他患病期间,不少石材老板打电话联系,想登门探望,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过年过节他们送上门的礼品,他也都坚决退回了。
税企是一家,正如鱼儿离不开水。在多年的税务工作中,蔡京堂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用真心换民心,以税情换亲情。2003年,他刚刚调到柞村分局任局长不久,就赶上了“非典”。不少企业的厂长、经理都因为出差到外地回来后被隔离,为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在非常时期不受影响,他带领同志们专门成立了三个“排忧解难送温暖”小组。他拖着病体亲自带队,对企业逐个走访慰问,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减轻非典造成的损失。当时,绿源野生植物茶厂厂长周兴明,从外地返回后被隔离,但厂子扩建却正急需资金,带回的合同急需履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亲自帮助企业跑银行,跑邮局,跑贷款,跑发货,使该企业在“非典”期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针对“非典”时期企业人员出不去,外地客商进不来的情况,他和同事们又在分局互联网上开辟“招商专栏”,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帮助企业招商引资,推销产品。经过努力,先后为玉磊石材公司和宏建石材公司2家企业在网上签订了一百万元的石材销售订单。他们分局“‘非典’时期更鼓劲,税务企业共命运”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推广。
2006,分局辖区内的石材工艺有限公司,承揽了内蒙古一家体育馆的石材安装工程,由于建设单位长期拖欠工程款400万元,石材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处于半停产状态。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请示市局领导同意后,他和石材公司人员赶赴内蒙古,通过当地好友的帮助,几天时间就要回了150万元,并与工程建设方就剩余款项签订了分期付款合同。
满怀着对地税事业炽热的爱,蔡京堂历经生死考验依然初衷不改,他以孱弱之躯,与病魔抗争,默默无闻,甘做税苑孺子牛,用朴实的言行,奏响生命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