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在北京正式召开,其中一汽、东风以及北汽等一大批自主品牌车参与本次参展。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委书记陈清泰表示,电动车面临产业化困难。
百纳网记者了解到,随着国务院对国家补贴的重视,电动化汽车的发展也越来越积极。陈清泰指出,电动汽车走出产业化困境有两条道路,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以及市场依托。
所谓政府主导主要是依托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般厂商开发电动车立足的基础,而市场是则是电动车生存的必要条件。以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普瑞斯为例,就产品技术和节能效果来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据了解,电动车的成本一般都比较高,其面世10多年尚未走出过渡期。一旦离开政府的补贴,用户仍然很难接受,这个过程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政府都给予本国企业很大的补贴。我国也已多次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其中新一轮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在9月17日正式公布,资金拨付方式由中央政府直接划拨至企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表示,国内自主的品牌依赖政策的现象与补贴政策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对此,企业应该认识到,补贴只是权宜之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未来坚定的发展方向,不要过度的依赖政策支持。
另外,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不应只有一条,应该百花齐放。除了纯电动汽车之外,天然气汽车、低速汽车,包括车联网技术在内,都可以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路线。
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时,政府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
政策的利好和产品的推陈出新,让消费者看到了自主品牌在未来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产品的销售与发展。有专家指出,未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方面一定会有所发展,在世界市场上也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