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消费市场资讯 » 汽车交通工具 » 正文

汽车经销商退网范围扩大 自主品牌退网率更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31  浏览次数:15
核心提示:根据相关的报告显示,在2012年二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间,中国汽车经销商总数量从24510家增长到26779家,其中,增长速度在2012年四季度达到最低点,仅为1.06%。
根据相关的报告显示,在2012年二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间,中国汽车经销商总数量从24510家增长到26779家,其中,增长速度在2012年四季度达到最低点,仅为1.06%。

根据百纳网的了解,斯柯达元老级经销商深圳兆方的退网举动,再度成为这股“退网潮”中的一个注脚。事实上,不只斯柯达,几乎所有阵营的汽车品牌都曾遭遇或正在遭遇经销商“退网”,相比之下,自主品牌的退网率更高,但合资品牌的这一指标也开始呈上升趋势。

根据新华信对109个汽车品牌的网络调查,今年第一季度,退网经销商总数量为764家,远高于上一季度的386家,整体波动率由前一季度的6.17%,变为9.75%。

最早出现明显的退网潮的车企基本都是自主品牌,而至今位置自主品牌的经销商的波动也依然十分的明显,就具体的品牌而言,长城汽车的渠道发展相对稳健,截至今年一季度,其总经销商数量已增至428家,而奇瑞和比亚迪的经销商数量则环比负增长。

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和市场格局的变化,盒子平拍也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较大的“退网”事件,有些宣布退出经销商甚至对于其代理的品牌具有标杆意义。

由于高成本的持续,一些非集团型的4S店逐步的小王,这样的趋势已经难以改变,特别是在发达区域市场的一、二线城市表现的更加的明显,退网潮也愈演愈烈。

相关人士就指出,只要是存在着一点儿的火炉,经销商们也不会轻则的选择退网,将承担高昂的退出成本,库存车要低价倾销,剩余零部件要想方设法转卖给其它经销商或者低价流入汽修市场,而前期建店的装修装饰、设备投入等都等于打了水漂。

虽然在最近一两年,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进入理性增长阶段,但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中国车市仍有不小的发展空间。

在专业的人员看来,至少六七成的经销商退网是由自身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比如,一些经销商大搞多元化投资,投资方因为其他产业吃紧而抽离资金等。

此外,有业内的人士认为,有些厂商不仅商务政策严苛,还不断压榨原本属于经销商的利润,如贴膜、装饰、信贷甚至建店用的瓷砖都要指定品牌和采购渠道,价格较市场要贵很多倍。

当然,除了自身经营不善以外,改旗易帜也是经销商退网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经销商的改旗易帜,除了失去对原代理品牌的信心外,也有新品牌猛抛橄榄枝的诱惑。据一家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国企自主品牌渠道开发人士透露,如果是改建店,一般会由厂家渠道部人士在改建前和改建后进行两次评估打分,并由厂家承担改建费的一部分,如果达到厂家的改建最高标准,厂家还会全额掏这笔费用。

显然,在愈演愈烈的“退网潮”洗礼下,已趋近饱和状态的汽车经销商市场还将出现大规模的格局变化。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