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演变成年轻一代人口中的“迷信”,这样的现实是何等的悲哀?
由此,他撰写了一篇题目为《中国年轻一代缺乏文化认同感》的文章,刊登在西班牙拉美新闻网站上。
文章指出,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缺少传承者是一个重要原因,而之所以难以传承下去,关键在于文化传承上,教条主义、关门主义的问题非常严重,不能与时俱进和博采众长。
“文化是一种价值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这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基石。”
若是一个民族最具希望的一代人把一个民族的灵魂都丢了;
未来,我们还能奢望什么?
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科学实践成果的凝结,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人们常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立教授说,“而现在,许多人连我国传统中医药的知识和技能方法是不是巨人都在怀疑,对于正确去学习和理解,进而掌握运用都没有勇气,没有决心,你又怎么知道这个巨人的肩膀在哪里,有多高?!”
在2013年1月13日举行的“中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论坛”上,围绕着“论坛立足探究中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方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医药项目的保护与发展”的主题,来自哲学、社会学以及中医药学等领域的几百名专家学者就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展开了激烈讨论。
论坛立足探究中医药行业健康发展方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医药项目的保护与发展。在进入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后,医疗水平飞速提高,但都市病、疑难病的发病率却在提高,还有很多人备受亚健康困扰。人们愈发体会到回归自然、崇尚生命、医治“未病”的重要性。一度受到冷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悄然复兴,乃至在最近几年成为社会热点和流行文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亦与中医药文化中养生之道不谋而合。在以崇尚“自然与和谐”的时代背景下,以振兴中医药文化为己任推动中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我们可以不选择中医,但回避不了它的神奇魅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用数千年时间和亿万人生命实践不断发现、创造、积累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体系。中华民族能五千年来生生不息、日渐强盛,中医药的确功不可没,任何尊重事实的人都无法辩驳。轻松迈进中医的殿堂,古老中医的神奇魅力尽收眼底:
名医
扁鹊、华佗、李时珍……一代代名医用精湛的医术挽救无数生命,用济世的精神带给芸芸众生健康。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将中国传统医学流传光大。
名著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一部部流芳后世的医学典籍,凝聚了历代杏林名家的医术精髓,集中了古代养生、哲学、科学思想的精华。
名药
或傲然生长于险峰之巅,或悄然委身于草莽之中,或稀缺珍贵难觅芳踪,或平凡低贱随处可见,大自然馈赠给世人长寿与健康的礼物,帮助体弱多病的人恢复健康。
明清年间的御用圣药龟龄集,它所用的药材广集天上飞物如蜻蜓,陆地逐物如鹿茸,水中游物如海马;遍采植物根(熟地、人参)、茎(锁阳)、叶(淫羊藿)、花(丁香)、果(枸杞);更有浅表矿物(大青盐)和深层矿物(石燕)等等,共计28味,应28星宿,外归三才五行,暗合九宫八卦,动静互涵,升降有序,良心修合,道法自然。
名方
每一张名方的诞生,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有的原为宫廷秘方,后辗转流人民间;有的源于机缘巧合,瞬间灵感的进发;有的源自祖传秘制……
明嘉靖帝自幼体弱多病,29岁时仍无子嗣。著名方士邵元节、陶仲文集纳众多良药之长,制成丹丸献给皇帝,嘉靖服后,身体日臻强健,并绵延八位皇子和五位公主,惊喜之余,赐名“龟龄集”。该药方后辗转流入广誉远(时名广盛号),终成“中华养生第一方”。如今,龟龄集被列为国家保密处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传统中药向来注重生产过程中的遵古炮制及传统制法。而龟龄集是我国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精细、讲究的成药之一。由于它遵循道家学说,融汇百家之长,对组方、用药、炮制、制作、升炼都有区别于其它制剂的方法,28味名贵药材分别配伍28种辅料,炮制方法异于常规,激发最佳药性。
龟龄集的神秘而又独到的工艺过程至今还未得到甚解,对研究传统医药理论及提升现代中药制剂有着极高的借鉴价值。
名店
济世救人的信念、诚信的经营理念,百年药店历经数百年的风云变幻,已经深深嵌入城市的历史记忆中。
作为传承472年的中药老字号,广誉远在历史传承中,历经了无数王朝更迭,仍然一枝独秀、屹立至今,并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保护名录。其制售的产品龟龄集与定坤丹还获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家保密配方。
广誉远得以长存的秘密和持续经营的诀窍,正是它所承载的生命文化:仁义诚信的经营理念,天人合一的配方思想,五行制化的制药炮制技术,“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制药古训,以及“非议而为,一介不取;合情之道,九百何辞”的广誉远精神。
纵观以上中医药文化的诸多非凡魅力之处,无一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具备深厚的中医药价值,是值得被仰望的中华瑰宝。
中医药复兴,必先中医药文化复兴
对于国人而言,深入洞悉中医药的神奇魅力固然重要。但要想使传统中医药真正走向复兴繁荣,当要首先告别固化观念,复兴中医药文化,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
文化是一种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础;而中医药文化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若国人将中医的灵魂都丢了,再去钻研中医药还有什么意义?
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号:600771)董事长张斌认为,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尤为迫切。通过全国文化价值观的建设和中医药的核心体系建设,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研究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探索建立中医药传承保护发扬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全面传承中医药的文化精神,挖掘其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
广誉远国药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医药复兴之路,其与中医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国学养生班以及2013举办的中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论坛,都彰显出其引领中医药复兴与发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