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长老师学生 » 家教研究 » 名人家教 » 正文

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和他的儿女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30  浏览次数:18
核心提示: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和他的儿女们
 一.不仅在浙江,即便在全国,吴子熊的名气都很大。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在飞转的砂轮下进行玻璃雕刻,这就是吴子熊的绝技。
1986年以来,吴子熊凭着高超的玻璃雕刻技艺,三赴美国,四渡日本,出访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他的作品被誉为“天下一绝”、“东方奇葩”。国外友人称他的作品“没有宝石却像宝石般闪光,没有流水却似流水般清新”。他的作品《腾飞》被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珍藏,《红梅》被“幻想世界”总裁勒佛尔哈德珍藏,《九龙迎回归》被浙江省作为礼物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
吴子熊的玻雕技艺多次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1997年,江泽民主席看了他的表演后连声称好,对他的才华很钦佩。1996年,吴邦国副总理为他挥毫写下了“砂轮神笔”四个大字。
吴子熊的杰出成就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他被推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两届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他“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浙江日报》等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中央电视台还专门为他拍摄了“中华一绝”专辑。
吴子熊自小家境贫寒,一家人吃糠咽菜过日子。他2岁丧母,11岁时又失去慈父,只读了4年小学的他帮一家馒头店卖馒头谋生。每天早出晚归,风吹雨淋,那种饥寒交迫的痛苦,至今难以忘记。但他以顽强的意志刻苦自学,不仅自己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而且言传身教,他的儿女们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声名远播。

吴子熊有一子一女。
女儿吴冰去年317日晚在浙江省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琵琶演奏会。场内座无虚席,副省长叶荣宝、省政协副主席龙安定、省委老领导铁瑛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家们观看了演出。她的琵琶弹奏驰骋自如,刚柔相济,音质饱满,显示了极富个性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称她是“法向师边得,情从指上生”,“冰雪融为三月水,琵琶弹出四弦秋”。
吴冰回忆,因为从小家境困难,买不起琵琶,她开始学琵琶的时候,只能在搓衣板上练指法。后来,父亲通过关系向一个越剧团的琵琶乐手借了一把旧琵琶,保证一个星期后归还,喜得吴冰合不拢口。整整一星期,她每天早起晚睡,拼命练习。但一星期后,琵琶还了,她又不高兴了。没办法,父亲只好用省吃俭用攒下来的50多元钱买了一把琵琶。那一年,吴冰只有11岁。
父亲还经常利用假日,带着小吴冰到杭州请名人指教。那时,汽车从椒江到杭州要翻山越岭走十几个小时。没钱买车票,就搭别人的货车;驾驶室里坐不下,就站在无篷的车斗上。严寒酷暑,风雨无阻。凡是有剧团到椒江演出,父亲总是千方百计带着女儿,抱上琵琶,登门求教。吴冰从小受到过几十位不同风格、不同剧种的琵琶乐手的指导,这使她掌握了多种弹奏技巧,为她以后琵琶弹奏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对学乐器的人来说,听音乐是必修课。吴子熊请朋友组装了一台粗笨的放音机,借来《十面埋伏》、《天山之春》等琵琶唱片,让女儿仔细聆听,反复揣摩,汲取精华。他还为女儿纠正曲谱、音调,至今,吴冰还珍藏着父亲亲手为她抄写的《水龙吟》、《红色娘子军》、《浏阳河》等乐谱。
关心之外,吴子熊对女儿的要求却非常严格。学习时不准开小差,每月的学习计划不能打折扣。他要求儿女们互相监督,一个弹琴,一个学画、学书法,谁不认真,就要受罚。有一年冬天,吴冰的手指弹肿了,就用几块糖买通弟弟,坐在窗口晒太阳,不料被父亲看见,狠狠批了一通,还让她写了检讨书,保证下不为例。
“最开心的是在杭州。”吴冰说。父亲曾多次不吝钞票,租船在西湖上泛舟。青山、绿水与琴声、歌声深情相吻。每当此时,她都领悟到:音乐只有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才会有
  
  生命。她的音乐情感得到了升华,弹奏技巧有了质的飞跃。
聪颖刻苦的吴冰终于没有使父亲失望。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如今,吴冰已是我国著名的青年琵琶演奏家了,在国内音乐界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她的学生也桃李满天下。

  三.儿子吴刚子承父业,随父学艺20余年,巧妙地把东方传统的手工技艺与西方简练多变的表现手法融合在一起,创造了独特的雕刻技巧。他的作品《莲花醒狮》成为迎澳门回归的礼物,《小天使和女神》、《爱情之歌》、《斯巴达克思》等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国。
说起父亲对他的培养,吴刚充满深情。他说,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有他今天的成就。1989年,他冒着酷暑用半个多月时间刻了一尊《斯巴达克思》的玻璃浮雕,自以为是得意之作,拿给父亲看,满心希望能得到父亲的赞赏。没有想到,父亲左看右看,竟皱起了眉头。父亲说,艺术创作就像十月怀胎,要积蓄力量,不能马虎。一件作品要想引起共鸣,就必须在神和韵上达到高度的物我合一。斯巴达克思是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而你这个作品却缺少肌肉的力量和深刻的内涵,是失败的,应该重新雕刻。吴刚心里虽然不大服气,但还是花了一个多月,重新雕刻琢磨。后来,《斯巴达克思》在国外展出时引起了轰动,被美国一家艺术馆高价买去珍藏。
在玻璃雕刻的道路上,吴刚也曾动摇过。他认为父亲的玻雕艺术在国内外有着极高的地位,要想接近或超越他,简直比登天还难。此时,一向很严的吴子熊,反而像朋友一样与儿子谈心。他说,你的文化程度比我高,基础比我强,接受新生事物比我快,只要你能刻苦,肯定能赶上我、超过我。
吴刚服了,心也稳了。这之后,他发奋创作,佳作接连问世,受到同行的刮目相看。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独特,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善于将传统意蕴融入现代艺术,使玻璃雕刻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美国一家著名的水晶艺术工厂曾多次聘请他去授艺,后来又高薪挽留他在美国工作、定居。他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没有多说,只给他写了一封短短的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千两黄金万两银,不如家乡一寸土。”看信后,吴刚毫不犹豫地回来了。他懂得父亲的心意,他要报效祖国。
回到家乡以后的吴刚和父亲一起办起了玻璃雕刻艺术馆,馆内陈列了父子俩多年的艺术结晶及两万多名国际友人的签名、题匾等,品位高,内容丰富。如今,这个玻璃艺术馆已成为台州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十大旅游景点之一。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