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工业在上犹已走过30年发展历程,为保持产业健康发展,该县委托南京玻纤研究设计院和市创新中心编制了《上犹县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规划》,规划了1万亩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基地,确立了玻纤增强塑料、覆铜板基材、绝缘材料等玻纤下游产业的发展方向,谋划了玻璃钢游艇生产等一批招商项目。
科学规划有力促进产业升级。按照规划,上犹县初步形成了以赣州广建玻纤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玻纤原丝生产和加工企业,以赣州南河玻纤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玻纤深加工企业,以赣州穗联工程塑料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玻纤高分子复合材料加工企业。从玻纤拉丝到玻纤复合材料,完整的产业链勾勒出集群效应带来的华丽轨迹,在该县32家已投产的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6家,占该县规模以上企业数的25%,构建了专业化分工细致、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生产体系,“隆起”10亿元级玻纤产业集群高地。1月至7月,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1.99亿元,同比增长11.1%;主营业务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19.1%。
上犹县加大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引智”力度,与南京玻纤研究设计院、国家纳米中心和中国建材等智库央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启动上犹玻纤院士工作站建设,并聘请南京玻纤研究设计院专家长期担任玻纤产业发展顾问,为玻纤产业提供强大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开通上犹玻纤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与中国玻纤情报信息网数据共享,并借助中国玻璃纤维网、中国玻纤网、中国玻纤情报信息网等专业网站,阿里巴巴、慧聪网等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使上犹成长为长三角、珠三角玻纤消费市场的优势集中供应地。
科技创新带动企业转型升级。目前,上犹县6家规模以上玻纤企业均配备科技研发人员,并采取从国内引进和与国内院所合作等方式,实现了从玻纤拉丝加工向玻纤复合材料产业的转变。沿湖玻纤有限公司正积极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该公司研发的大卷装变频拉丝机、特种玻纤浸润剂、废丝回炉利用系统、冷却水循环利用及热能回收系统均处于行业前列。赣州广建玻纤有限公司等3家玻纤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在全员劳动生产率、资源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处于全行业领先水平。
“中国制造”首件空客A350XWB升降舵交付
该制造中心是空客与中航工业哈飞、哈飞股份、中航科工、哈尔滨合力共同建设的合资企业。制造中心承担了空客A350XWB在华5%工作份额中的多个重要工作包的生产任务,其中包括升降舵、方向舵、机身19段勤务舱门和机腹整流罩组件等。
升降舵主要以复合材料为原料,是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水平尾翼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作包首先在欧洲进行工业化,并于2012年开始在中国进行生产。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负责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升降舵部件的生产以及完整的升降舵组装工作。
目前,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升降舵同时在ANN公司和哈尔滨复合哈飞空客材料制造中心生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接之后,制造中心将于2017年成为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升降舵的独家供应商。
据了解,为更好地完成空客A350XWB宽体飞机项目复合材料工作包的任务,哈尔滨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投资兴建了新的厂房。制造中心完全采用空客的工艺流程与标准,采用高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并配备所需的各项先进设备,包括自动铺带机、热压罐、切钻铣、无损探伤设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