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业市场资讯 » 商业服务市场 » 正文

全球经济运行规则迎来大调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2  浏览次数:7
核心提示:经济学家许一力撰文: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新兴经济体普遍减速,客观上倒逼着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似乎预示着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行规则要迎来一个大调整的时间窗口。

经济学家许一力撰文: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新兴经济体普遍减速,客观上倒逼着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似乎预示着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行规则要迎来一个大调整的时间窗口。

  全世界以前有个认识,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国”、俄罗斯是“世界加油站”、印度是“世界办公室”、中国是“世界工厂”,加上素有“非洲门户”之称的南非,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

  3月26日到27日,南非海滨城市德班举办第五届金砖峰会,从议程来看,今年峰会的主要事情就是讨论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的可能性。

  这两大机构的还只是停留在初步讨论阶段,我是这么理解的。可能先会讨论印度提出来的设立金砖开发银行的提议。

  这一新的独立金融机构类似世界银行的模式,最开始不需要多少资本,但运作法绝对不能和世界银行一样。

  它的出发点是满足发展中国家在长期基础设施当中的资金需求,平抑发展中国家政府发债造成的隐患,但它提供的贷款绝对是不能带任何附加条件的。

  发展中国家早已厌倦了世界银行提供的那一套与捆绑限制性条款和政治条件的贷款,宁愿贷款的利息高一点。

  那么中国的大量外汇储备在其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大家不必担心中国外汇储备流失的问题,这种贷款实际上是增加我们国家的政治影响,背后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储备本身。

  假如金砖银行方面无实际进展,那接下来就是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的建立。主要是近年发达国家不断放宽货币政策使全球货币流通性非常泛滥,很容易冲击金砖国家金融稳定。

  所以建立外汇储备库的目的就是一种防火墙,增强金砖国家的抵御金融危机能力。这能提供流动性,而且可操作性也很强,除巴西外,金砖国家在世界的外汇持有量都在世界前十,所以是有这个实力的,各自承诺拿出一部分成立储备库就是一种预防性措施。

  这两大机构非常类似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很显然这是新兴国家试图撤出二战后西方主导的金融秩序的一个途径。

  标就是要大大提升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大国的金融话语权,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融话语权能深刻改变全球经贸合作格局,增强政治影响力。

  从过去的10年看来,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已成为世界经济几乎所有领域的关键参与者。作为单独的经济个体来看,除中国之外几乎都无足轻重,但现在,这个集体总计占据全球GDP的将近四分之一。

  高盛预言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从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

  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这样,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

  但很显然,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没有政治影响力的增强,那是一个“失败”的国家。美国当年经济GDP早超过英国,但是真正转换为政治影响力的是二战后在金融秩序上的把握。可见当代的政治影响力以军事为基础,以对金融秩序的把控为主要途径。

  所以中国为代表的这些新兴大国急需要通过金融新秩序把经济地位的提高转换为政治影响力的增强。

  只是现有的金融秩序裁判权牢牢把握在美国手中,新兴国家提高政治影响力谈何容易。过去美国通过打着维护世界经济旗号的IMF和世界银行来掌控金 融秩序,从根源上看,这两大金融机构,都是诞生于标志着美元强权分赃仪式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这也从根本上表明了这些组织在确立之初就是为美国服务的背 景。

  比如IMF的运作机制就与联合国完全不同,在IMF会议上,一个决议的通过要求超过85%以上的股东同意,全世界也就是拥有17.4%股份的美国才拥有一票否决权。

  从头到尾,所有会议通过的立案从根本上都必须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这就不难理解IMF和世界银行积极的帮倒忙和默许欧美量化宽松的原因了。对被援助国家元首进行贿赂,换取对该国的经济掠夺,这是发生在这些机构中常有的事。

  但在过去的20年间,发生于亚洲、欧美等地的金融和债务危机一再证明,基于二战后国际格局设计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存在缺陷,而发展中国家则时常成为连带受害者或危机转嫁对象。

  金砖国家的探索就是要革新国际金融架构,减轻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建立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金砖国家虽然在语言、文化和政治方面差异很大,却有一个因素将这些国家团结起来,那就是对这些欧美秩序的不满。

  过去那么几十年,美国把持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席和世界银行行长两大国际金融系统重头位置。今年世界银行的履新,按惯例,另一位美国人毫无疑问将接替。但金砖国家就提出了异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重新选举主席时,金砖国家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欧美最怕的就是金砖国家的抱团,以现在金砖五国的国际地位来看,目前在IMF已获集体否决权,也就是说如果齐心协力的话,跟美国一样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这动摇了美国掌控IMF和世界银行的根基。

  尤其在08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新兴经济体普遍减速,客观上倒逼着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似乎预示着全球经济金融的运行规则要迎来一个大调整的时间窗口。在这样的重要时刻,靠某个新兴经济体或发展中大国都难以独自完成这种全球性演变。

  金砖国家要能有所成就,必须合力积聚变革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金砖国家谋求与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影响力的努力“成败在此一举”。

  当前这个可能性很大。金砖五国都是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都是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最重要的是这五个国家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从要素角度来看,中国是能源和资源消费大国,而俄罗斯、巴西等国则是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供应商。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中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压力,而南非、俄罗斯等国则急需外来投资。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印度则在IT产业和人口资源方面见长,外包服务业较为发达。正因为如此,最近十年,这五国贸易规模增长超过6倍,中国已成为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最大贸易伙伴。

  上述条件决定了,金砖国家完全有条件也有必要建立自己主导的新型国际金融合作秩序。这次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正契合了后危机时代的历史趋势。

  只是从眼前金砖国家的影响力来看,要完成这种大业,还需要不断的扩大版图。放眼当前的国际机构,金砖五国的竞争对手就是G7。

  其实G7也是慢慢形成的,先是美英法日,后来加入了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亚。G7的本质,是美国和老欧洲加日本的一个小集团,是老欧洲加日本与美国商量就如何吃美国的残渣剩饭的一个集团。

  G7之前的做法值得金砖五国来参考。以当前的国际机构来看,加入国家的增多,抱团取暖的实力就越强。按照报道,现在的金砖国家俱乐部有好些国家在“排队等候”,韩国应该是这些国家里最“积极”的一个了。

  但是在去年金砖国家共同确定了扩大这个论坛吸收新会员的时候,大家还是选了南非,也许可能主要是中国的意见。不仅仅是亚洲已经有了两个国家,相比于南非,韩国没有任何“代表性”。新兴发展中国家加入金砖不仅仅是看经济,更要看其是否真正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愿望。

  笔者相信金砖国家未来肯定还会增加,不过目前最主要的是加强已有的五国之间的合作。任何不利于这种合作的国家都不应该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最近出现另外几个最有“希望”加入金砖国家的是印尼、墨西哥,其实我们更需要非洲国家的加入。重返非洲成了欧盟的战略决策,所以对非洲国家的拉拢是金砖五国的重要策略。从这个角度来看,对非洲进行点贷款又算什么呢?

  从全球治理角度看,金砖国家的合作能克服当前全球困境,也许全球人们都在热切期盼,金砖五国能够承担起破旧立新的使命,撬动全球变局,创造一个更为公平的金融新秩序。

  只要这五国以团结、合作面对自身和世界,那么这块“金砖”迟早成为构筑未来世界新霸权的奠基之石、希望之砖。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