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李贞、邓伍迪、穆特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事业成功的女人,同样也可以拥有幸福的家庭,家庭不是女人前进的羁绊,而是她们奋斗的强大动力和坚强支撑。穆勒创造了美军第一位女中将的历史,却没有站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那么,当今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到底是谁呢?
她就是我国聂荣臻元帅的女儿,前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聂力。聂力1930年出生于上海。在战争年代,作为革命工作者的孩子,聂力的童年和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风雨飘摇:1岁4个月时,父亲就离开她为革命奋斗;三岁多,她就和母亲一起被关进了英租界提篮桥女监;刚出监狱,5 岁的她就被迫与母亲分离,孤零零地寄养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14岁那年,她就被迫到纱厂当童工,备尝人世间的苦难:资本家的白眼,工头的皮鞭,她都亲身尝过。直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16岁的聂力才再次见到父母。这时,她已经和爸爸分别了15年,和妈妈分别了11年。当然,艰难困苦的童年生活也磨练了聂力的意志,养成了她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稳重大方的性格,而这对她以后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5年,聂力进入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的大门,五年后学成回国。当时,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了全部专家,给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国际上有人幸灾乐祸,预言中国“二十年也搞不成原子弹”。聂力和许多留学生一起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这是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从此,她走上了国防科研的道路。1988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恢复军衔制,共有五位女军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中就有聂力,她是我国国防科技界第一个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女军人。
面对聂力的成功,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质疑。毕竟,身为开国大元帅的女儿,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官二代,聂力是不是享受着特殊待遇呢?其实,和其他同学一样,聂力也是从实习员做起,当过技术员,做过工程组长,参加了导弹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的研制和生产等具体技术工作。1965年,35岁的聂力担任七机部一院十三所仪器室主任,开始走上科技研发领导岗位,此后又参加了“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等大型国防科研工程的研制和组织工作。一路走来,在每一个台阶上,聂力都留下了自己坚实的脚印,也展现了自己的能力。
科技界将军需要什么能力呢?与带兵打仗、军令如山的指挥军官不同,科技界面对的,是在高度科学化程序中严谨运作的科研人员。我们知道,科学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都需要跨学科的协作来完成,国防科研绝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能单独完成的事。作为大型国防科研工程的领导者,聂力本身就是位高级工程师,不仅专业素质过硬,有学识有能力,而且善于用科学的协调来驾驭飞速发展而又日益艰难的科研攻关。
20世纪70年代,正是中国洲际运载火箭试验工作全面展开的时候。在确定远洋测量船卫星导航方案时,聂力主张既要依靠自己的科研力量,又要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她和工作组实地考察,听取专家们的论证,最后选择了“子午仪”方案。实践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加快研制进度,聂力自工程开始动工就常驻上海,不仅自己经常加班熬夜,还极尽所能照顾大家。1979年,远洋测量船总体建筑基本完成,正式定名为“远望”号,从而填补了我国海上测量的空白。1980年5月18日,我国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洲际运载火箭,并进行全程飞行试验。以“远望”号测量船为首的12艘远洋船队,远赴南太平洋进行全程跟踪。这样,继美国、苏联、法国之后,中国成为第四个具有海上跟踪测量能力的国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聂力又主抓“银河”巨型机这个国家重点国防科技项目。在1992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和十大电子成果评比中,“银河-Ⅱ”双登榜首。1993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发命令,聂力晋升中将,成为当代中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位女中将。
相较而言,我国第一位女少将李贞是童养媳出身,而聂力中将则是开国元帅之后,但两人都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历了苦难生活的磨练;李贞在长期的战火历练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聂力则在和平年代奋战在国防科技前沿,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发展奋力拼搏。她们的人生际遇有很大的不同,也有着诸多共同之处。和李贞一样,聂力也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丈夫丁衡高在苏联留学期间与她相识相爱,并和她一样投身于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之中。丁衡高也在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上将。这样,继甘泗淇和李贞之后,丁衡高和聂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个“将军之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不可否认,在男性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军队里,每一位成为将军的女性都不简单。无论是中国的李贞、聂力,还是美军中的安娜·海斯、卡罗尔•穆特和安·邓伍迪,她们无一不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艰苦的奋斗,排除了诸多的干扰才最终步入了将军的行列。美国海军女准将伊文斯曾经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女兵、女军官,特别是作为女将军,要比常人做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冲破世俗的偏见和性别歧视,自信自强,一往无前。而且,除了个人努力外,上级的帮助,部属的支持,良师的教诲,家庭的熏陶,榜样的力量,宽大的胸怀,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