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消费市场资讯 » 汽车交通工具 » 正文

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化凶猛来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3  浏览次数:11
核心提示:2013年汽车后市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线下服务,呈现出多种待验证的创新模式的爆发,但市场现状依旧混沌。面对着一块即将出炉的大蛋糕,谁都想分上一块。巨头们蠢蠢欲动,却跑着马无地可圈;稍有些起色的各路创业者,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还没过河就开始待价而沽。总体而言,行业内,还没有黑马姿态的杀手级产品出现,没有完成稳定的的闭环,更不要说一骑绝尘的领主了。

2013年汽车后市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线下服务,呈现出多种待验证的创新模式的爆发,但市场现状依旧混沌。面对着一块即将出炉的大蛋糕,谁都想分上一块。巨头们蠢蠢欲动,却跑着马无地可圈;稍有些起色的各路创业者,摸着石头过河,甚至还没过河就开始待价而沽。总体而言,行业内,还没有黑马姿态的杀手级产品出现,没有完成稳定的的闭环,更不要说一骑绝尘的领主了。

    我眼中的2013

    细说来,有这么几条:

    1、行业内两极分化现象没有明显缓解。

    4S体系的整体主导地位没有改变,但压力在逐渐增大,随着移动互联网及自媒体的兴起,打破原有的信息不对称壁垒,4S各种操作内幕频出,加之整车利润逐年走低,4S靠高价攫取后市场利润,迫使车主“出逃”倾向明显,只是苦于没有第三方公信力平台整合非4S体系的服务机构。

    2、自2010年前后提出的车联网概念不绝于耳,人人都在谈论,人人都没见过车联网到底长啥样。

    有些像几年前谈起的【云】的概念,直到这两年,【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才大概有个了解。尽管在移动互联网端的APP应用有一些产品连接个OBD就自称车联网了,就像当年架几台服务器就号称云平台一样,但离真正的车联网,还有2-3年的路要走。

    3、传统互联网企业及互联网的专业人士,向移动互联网转型时,特别是O2O,都想很轻的解决问题,但在汽车后市场不太现实。

    有些线下的活就是脏活累活,想不干都不行。这也是为什么大众点评积累10年,建立起来的看似薄,但却不易破的壁垒。而LBS的服务模式是基于本地的,没有本地的运营团队深入到每一个商户和本地行业是很难做好服务的,想简单的整合渠道或者直接远程玩遥控,也是隔岸观火的玩法。放到垂直的后市场领域同理,服务不同于产品,很难标准化和量化,所以必须建立在长期的用户感知呈现及评价,直观感受等积累上。实现对商户的引导和教育及约束,就是对服务规训的最佳路径。

    4、借用“互联网思维”中常被提到的极致来说,现有的后市场网站都没有将信息呈现做到极致,甚至接近极致的程度。

    一如既往,用户一进入网站就迷路,这些模式没有循序地引导教育车主,都高估了车主的寻路能力和选购能力,因此,产品无法提供明确路径,缺少对用户需求的明确判断。目前来说,建议通过标准化的套餐模式来定义用户消费习惯的整体趋势,再将这个趋势细化到产品和服务的微创新上面,这样就不至于用户根本找不到北;好比指出一条大路,至于走的时候往左一点,往右一点对用户来说,已经不是问题。

    5、传统后市场向互联网转型阶段,同时又开启了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

    后市场大多数人互联网思维尚未明确,马上又迎来了移动互联网不同的玩法,很多创业者没闹清套路,缺少明确的战略和执行路径,LBS和O2O只是概念,用互联网的玩法直接硬套,会有很大障碍。并不是说,弄个APP就必须社交化,弄个地图打两个点,就近搜索一个列表,就万事大吉了。真正的深耕,还需要在产业链和线下服务的功夫上。

    对汽车类创业项目的预判

    总的来说,汽车后市场的创业公司有以下发展趋势:

    传统租车的市场大格局已定;

    打车应用在2014年大浪淘沙,拼抢二三线城市市场,三强席位定局;

    汽车共享应用或分时租赁渡过初创期,将会异军突起,引起关注;

    引领绿色出行的拼车应用商业模式愈加清晰,还会有创业者加入这个相对轻质的汽车领域。

    二手车互联网创业公司在大资本的帮助下,2014年是圈地与提升品牌的一年,但现有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雕琢。

    汽车后市场是垂直市场,与汽车之家相比,其面对的点更多,执行难度更大。BAT将会在后市场有所谨慎布局,主要方向是车联网及与地图业务有结合的业务,但不会超出地图、预约和团购等服务范围,短时间不会通过行业技术层面直接介入,但有可能会集中整合或收购,形成局部资源优势,倒逼行业进行整体转型升级,在转型中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分析

    判断一、成功的后市场互联网企业,一定是从某个核心区域成长起来的、把区域市场玩转的人,才有可能向全国走。在试错或说累积样本阶段就盲目扩张的企业,结果可能不会太好。

    判断二、明年至少会有3-5家后市场互联网创业企业获得首轮融资,作为后市场布局的资本试错手段,虽然有可能广种薄收,但不可以不试。

    判断三、明年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针对于汽车的硬件型创业企业,并受到资本关注,如汽车监测,故障诊断等,与中控主机和车载GPS结合的应用可以通过蓝牙,呈现与手机多屏打通的趋势;汽车智能化趋势慢慢体现,针对汽车及后市场的APP应用会更加细分,中小服务商与微信等公用平台结合将更加紧密。

    判断四、较早进入后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将会面临成长瓶颈,陆续寻求转型。一些铺的摊子过大的公司有可能出现“逆生长”,没有新资本注入,则可能面临关张大吉的局面。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