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致电北京同仁堂药材公司,对于药材农残超标的说法,工作人员表示,同仁堂一直都是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检验。记者昨天多次拨打云南白药、九芝堂等上市公司证券部的电话,均无人接听。(6月26日 新华网)
中医是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说到中医就要提提中国古代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中医药材的发现更是体现出中国古人智慧的出众,也正是由他们的独特创造,才使中医文化得以经久不衰。
全国9大中药品牌抽检产品超7成含多种农药残留。药材中的农药残留就像北京天空中被污染的空气一样,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食品安全不可靠,现在连药品安全也不靠谱,民众的合法权益如何才能保障,一些“不法人士”为了利益真是无所不作、无所不为。一个不争的现实,那就是如果药材规模种植的话难免会使用农药,而监管部门是否存在监管不力,从而导致药材市场农药超标,这其中的“玄机”我们当然无法考究,追查下去无非是发现几只“蛀虫”而已,所以安全问题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如果不把将《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落到实处,那就是一句空谈。药监局发布的规范竟然自己认证的基地都无法实行、落实的话,那这“劳心费力,夜以继日”所制定的规范又有何用处,不会是最终沦落笑柄,因为监管部门的失责失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笔者认为解决药品农药超标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对监管部门依法合规进行治理,不能让监管部门的机制形同虚设,不能让制定的规范没有执行到位问题再次发生;另一方面从源头抓起,保护种植农户的合理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坚决杜绝使用超标的、有害的农药,双管齐下、多方共举保证中药的安全使用,让古老的中医文化不再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