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装备企业的不断扩张,我国国内的装备制造业越来越朝向国际企业化经营发展。近期,百纳网记者了解到,我国已有超过88%的企业涉足国际企业化经营,而且对企业经营的当地经济起到了带动作用。
前不久,一项关于装备企业的调查在市场上展开,其中参与调查的企业高达120多家。百纳网记者得知,在这120多家企业中,我国的国有企业占比32.1%,外资企业占比42.9%,另外民营企业的比例也偶14.3%。
其中在市场上还存在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配件、工程机械、机床工具、电力能源、机械零部件等,调查最终形成有效样本93个。
近年来,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迅速,总体来看,在员工本地化、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国际化经营的形式、本地化采购、促进所在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
有相关人士指出,目前已有88.5%的被调查企业涉及国际化经营,经营形式主要有在海外设立全资公司、参加国际项目、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在海外设立合资公司等。其中有81.3%的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重点是雇佣本地员工,对当地就业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百纳网记者从调查结果中发现,50%的国有企业和50%的民营企业已经对供应商进行帮扶,外资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帮扶比例达到87.5%,有50%的国有企业正在研究讨论对供应商的帮扶工作。
当今全球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与利润越来越集中于价值链前端的开发、销售服务、客户联络等环节,更多的企业开始注意改善与供应商之间关系,其中,70.6%的企业已建立对供应商的帮扶和管理,仍有11.8%的企业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帮扶与管理的意愿。
在调查当中,记者还发现,受访企业均表示坚持正当商业竞争,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同时,被调查企业也均表态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要求。另外在员工培养方面,企业也加大了扶持力度。
相关负责人表示,85.7%国有企业定期安排员工参加体检,远高于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同时,在员工心理卫生方面,57.1%的国有企业设立员工心理卫生咨询师,85.7%的国有企业会定期安排员工排查职业病。
在前段时间传承逇反腐行动展开后,一些外资企业也有所行动。全球知名的机床工具制造企业山特维克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在整个集团内部建立强大反腐败框架和普遍商业道德文化,该公司采用强大的流程对腐败立法方面的合规进行监管,并更新多项服务政策。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评判标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也已经逐渐的发展完善,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以及创新体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有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构建一个拥有科技与创新的制造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