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往往注重的是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教育的“柔”性管理。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情感教育因素,从而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如何实现“刚”、“柔”并济,创建自律、和谐、温暖的班级呢?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位教师这样说道:“我很喜欢孩子,每次走进教室,犹如走进百花园,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正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只要看他们一眼,就会有阵阵师爱的涟漪在我胸中激荡,我愿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奉献我的一生!”说得多么好啊!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是他们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走出家庭,来到学校,教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渴望教师的爱,使自己成为教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将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中心动机和迫切需要。所以,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但要学生亲近其师,教师必须先爱学生,高尔基曾说过:“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悦、宽松、自由、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能不“爱屋及乌”,能不对其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吗?“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古今中外皆如此。例如,我班有个叫小丁的孩子,不喜欢语文,总不完成语文作业,家长非常着急。我经常和他沟通,说说他平时的活动,聊聊他的兴趣等,几周之后赢得了他的信任和亲近。小丁说:“我最喜欢梁老师了,他一点也不凶。”是的,对孩子“凶”表面上可以奏效一时,但却拉开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必须慎之,戒之!可见,奉献爱心,换来的是累累硕果。
二、让学生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
激励是班级管理的阳光,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
一次批阅作文时,我发现平时作业马虎的一位学生,这次作业书写得特别认真、工整。但仔细和他同座的字迹一核对,却发现是他同座的字体。看着这位“屡教不改”的同学的作文本,我心中产生了“尝试”另一种教育方法的念头。
下课后,我和颜悦色地对他说:“想不到你这次作文的抄写有这么大的进步,做到了横平竖直,这证明你是能够写好字的,你能再把这篇作文照样抄写下来吗?”他的目光中闪现出一丝不安,但还是点了点头说:“老师,我一定再认真抄写一遍!”我说:“好吧!老师相信你会写好的。”
快放学了,当他再次把作文交给我时,想不到,他书写得干净、整洁。我对他说:“这次作文抄写得很好,老师希望你每次写作文都要这么认真!”
第二天,我在班中又表扬了他。两个星期过去了,他的每次作业都很认真。为了巩固这种成果我还奖给他一支钢笔。
一天早晨,我看到了他的作业中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那次作文是让同座帮着抄写的,但我没敢向你承认,以后,我一定会把字写好,会把学习成绩提高的。你能原谅我吗?”我看着这张纸条,心中无比欣慰。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老师要学会用激励语言,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产生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 气,让每一个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
三、潜移默化,以“情”导其行
创建自律、和谐、温暖的班级,教师必须注重情感的投入。教师应对学生开诚布公地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以求得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应努力为班级创造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使班级成员保持良好的心境,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以“情”导其行的目的。教师应把每个学生作为自己的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友相待,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干扰,使尖子生去掉“自傲”,后进生去掉“自卑”。当学生感到学校可爱,教师可亲时,他们的身心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其行动便能以教育者的正确教导为准则了,教师以自己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师生间心理的相容,班级管理工作便会一帆风顺,自律、和谐、温暖的班集体也会自然形成。
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非常注意用自己的情激发学生的情,借学生的情引导学生的行。如:在学校举行队形队列比赛中,我班获得了年级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还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同学们为此欢呼雀跃,激动不已。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为我们自己喝彩”。会上,我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从“小胜”开始,逐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进而激发起积极向上的内在活力,为自己喝彩鼓掌,这次班会大大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四、给学生下台的“梯子”。
在班级管理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你批评他,他不服,跟你顶牛,如果老师大动肝火,严厉训斥,就会造成僵局,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课间十分钟休息的时候,教学楼常有许多学生站在走廊上向外投放纸做的“飞机”,原本整洁的校园往往因为这些“飞机”,而白斑点点,满目“疮痍”。学校三申五令,学生尽管有些收敛,但这样的“飞机”还是不时出现。
有一天,上课铃响了,我夹了课本,正准备上楼给学生上课。这时,从本班教室前的走廊上又飞出一架“飞机”。我心里很是不悦,捡起“飞机”,匆匆上楼。走进教室,将“飞机”放在讲桌上,学生们 一双双眼睛静静地望着我,气势颇有点紧张,我抑制住心中的恼怒,拿起这架“飞机”向学生扬了扬,微笑着说:“这架飞机还挺漂亮,但可惜它只有一段太短的飞行历程。”教室里发出了一片笑声,气氛顿时轻松起来,我接着说:“同学们背负着升学压力,学习实在是又苦又累,又紧张又单调,为了调节生活,下课时,你们用废纸折一两架 ‘飞机’站在阳台上放飞,眼望着‘飞机’悠悠然,飘飘然向外面飞去,自然十分惬意,但在你们开心之余,还请想一想,这点缀在校园里的一架架‘飞机’残骸,像不像一张清秀的脸上贴满了一块块白色的膏药?在座的各位,谁愿意在自己的脸上无端端地贴上那玩意儿呢?校园是学校的面容,我们是学校的一分子,应该保护它,爱惜它,干吗要把她的脸弄脏呢?”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想不到这之后,屡禁不止的“飞机”风在我班上绝迹了。
在处理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架设一架让学生消除心理负担的“梯子”,启发学生自己觉悟,这样才能创建一个自律、和谐、温暖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