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家长老师学生 » 教子有方 » 成功家教 » 正文

《教育失误85%源于管理者和管理制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30  浏览次数:14
核心提示:教育失误85%源于管理者和管理制度
  教育失误85%源于管理者和管理制度

  一家偏远小城的空管站因为航班少,规定每天晚上12点关闭机场。某天,一架飞机因为天气缘故延迟了5分钟到达该机场。飞行员要求对方空管员临时打开机场,却遭到了拒绝。这个空管员说自己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不能打开机场。这架飞机只能飞回去了。从此航空公司取消了飞往这个城市的所有航班。这个案例看似一个员工不通情理,实际却反映了管理者忽略了制订制度的真正目的,把管理本身当作了目的。“一个企业的问题只有15%是因为员工的失误造成的,而85%源于管理者和管理制度。”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学校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正常运行,都要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但为什么一些学校达不到应有的管理目的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是制度与环境不相适应,制度脱离现实。

  这就不能将责任全部归咎于普通员工个人素质。如学校规定公开课必须要用多媒体课件。但管理者却不知道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仅限于机房,教师办公室没有电脑,教师个人也很少有电脑,这方面的技能比较缺乏。面对这样的要求,教师更多的是从网络下载,最终课堂哄哄烈烈,但整个教学流程却是相当混乱,教学效果差。

  二是学校责任或者激励措施不明确,学校的一致目标没有建立起来。

  这样,管理措施只能停留在表面,而无法落到实处。最近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管理,门卫聘用了保安公司的保安。一段时间下来之后发现,原来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比较之后发现根源一方面在于教师没有一致的认识,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班主任与政教处的职责,其它与已无关。二是学校虽然给保安规定了相应的任务,即规定了应当做什么,而没有提及出现问题应当有怎样的处罚措施;平时对保安工作也是疏于指导。如果不出问题,大家相安无事;如果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大问题,到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是为时已晚。

  三是管理过程纵容了一些员工的不良行为。

  真正的管理应该发挥出人性中的积极因素,而抑制惰性、趋利等消极因素。学校实行坐班制度,但出于人性化的考虑,遇到教职工有事情,在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情况下,默认可以弹性坐班。但就是有教师利用这个漏洞,想尽办法寻找理由,在规定的时间内找不到人。更有甚者,正常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保证。按照学校及教育局的规章制度,有这样旷工行为的教师且达到一定的天数的,应当扣发当月的校发工资,并在年度考核中予以不称职的结论。但学校行政会议商量之后,基于保护教师的考虑,只是将半天定性于旷工,其它的定性为事假。这种过度的纵容行为,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助长类似行为,并且极大地伤害了其它员工的自尊。

  四是制度执行过程命令多于指导,多于亲为。

  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领导布置任务时豪情满怀,但事后缺少监督与跟踪,导致执行不力,最后可能是不了了之,效果大打折扣。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