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赵薇想要拍一部可以给很多人看的电影,从江头到江尾的青春故事,给所有经历过青春的人看的。她这么对记者说:“会是一个好看的电影,我保证。”
再往前几个月,赵薇和她的剧组还在这个与青春有关的故事里没有醒来,钱粮吃紧,人困马乏,只有故事里的每个人,在她心里活动着变化着,他们的赤子初心,迷失,改变和离开,都在她那边上演过不止一次。
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关锦鹏导演大部分都在片场陪着,在某些时刻告诉导演这样的处理可能会造成什么结果,应该避免。赵导自己每天几乎看三五十遍剧本,与各部门沟通,画分镜,跟演员讲怎么处理戏,头一次这样的体验令她惊觉:“我以前在演戏的时候就没有使劲用过功!”
她对记者坦言:“从坐在监视器后面的第一天开始,跟最后一天没差别的。我只知道第一次做,我要多拍,各种可能性都要尝试。第一天开拍就连拍了三十几个小时,出来只用了几个镜头,所有人都傻了。最后就大家轮流打点滴。”
2013年4月,电影即将上映。尽管她开玩笑说第一个作品对自己要求不能太高,但无论多高的树都会对风最敏感。除了她没第二个人有这感受。
关于她的那些风光旖旎姹紫嫣红已无需赘述,但“洗尽铅华”这样的词也不适用于她,赵薇自己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都不化妆。这类俗词儿滥用了会特别无趣,曾有记者问她何时能拿奥斯卡,她停了两秒说,我还挺爱做梦的,但这个真没做过……
另外的时刻,同一个赵薇
1
她看我问题将近,就起身说“我去个厕所,你先想想还有什么‘经典’问题”,还边走自己边答,“经典问题就是——你吃了吗?”
不一会儿回来了,看着镜子说,“刚才我突然在想一细节,我说我是那种洗了手会往身上擦的人吗?”
我说你是么?
她说“是啊,我一边擦还一边想我为什么就不是会拿张纸巾抹干净再弄点护手霜的那种人呢?”
2
化妆前,她抱着半杯咖啡边喝边跟人说话,喝了几口才发现是我刚才喝过的那杯,笑得像小燕子一样还了给我。
3
问她这些年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她说:其实没碰到过演得特别舒服的角色和剧本,到目前。
4
她是泛性别主义者。认为男女一样的。可以做同样的事,各有各的好。只要看喜不喜欢。她问我是不是泛性别,我想了想,我想不好。可能在是与不是之间。
5
拍照片的时候,起初很快,到最后一张的时候,白日将尽,她有点儿累了,有点儿烦躁。担心摆出来的动作太“装模作样”。
6
赵薇怎样看电影。自然她是喜欢文艺片。
“电影要存在,一定要有创新嘛,新的视觉语言,推动电影进步的才是好的。但很多电影都是无非钱花得更多一点演员更红一点儿,意识却是原地踏步。追求思想深度的电影,不会成为大众电影,但这是根本。”
“别总老三样儿。”
7
其实我自己的话,印象最深的是2005年赵薇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客串出演,穿着厨师服在后厨房门外抽烟的镜头,那个镜头完全打破了我对小燕子神话造出来的那个明星的固定看法。那是有很多空间可以让你想像的一个人的生活一瞬。我觉得那就是一个人在演她自己,同时也在演很多人。不是什么可以用来解读的伤心落寞麻木之类,而是有很多空间可以让你想象的一个陌生人的生活一瞬。非常多的可能性,只用了寥寥几个动作来表现。
8
晚上吃饭。赵薇说起绿茶。大部分场景就是姜文和她两个人对着聊,动也不动,怎么演啊?杜可风说,没关系,你们不动,我动——就扛着几期前后左右晃起来。。。。。。最后剪出来居然,好文艺。。。。。。
9
还是晚上吃饭。毛宁他们在另一房间,过来打招呼。毛后面跟着一花格衬衣男,平头,也跟着打招呼。后来看没人怎么理他,有点着急地问赵薇,你真没认出我来?赵薇说啊?那人说,我是戴军啊。赵薇说哈哈你怎么把头发剪成这样!戴军说是啊刚才他们都没认出我来。
10
饭吃到凌晨12点左右,饭馆前后门都有狗仔队在等赵薇。经理,毛宁他们几次过来问要不要给她找点人打个掩护什么的。赵薇说,没事儿,让他们拍吧,没什么可拍的。
11
那天吃的是火锅,三个人八瓶啤酒。赵薇说起电影,她说她相信电影还有可以努力去尝试的新东西。她相信这个。她在白天清爽的还没显出那么大的眼睛此刻变得跟传说中一样大,眼底泛出些红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