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免费发布
免费发布
会展中心
会展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市场资讯 » 国内农业资讯 » 正文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农业发展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3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一、以产业发展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要将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土地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生产大户集中,通过土地的流转促进农

一、以产业发展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要将产业向中心镇集中,土地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生产大户集中,通过土地的流转促进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向前向后延伸产业链,形成种苗研发、生产、加工、冷链配送、物联网供应销售的产业链,使农民实现由农村劳力向产业工人的转换,达到中心镇集聚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资金,集聚物流信息流,加速城镇化进程的目的。

二、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根据三明市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在发展循环农业中,至少有两条路径可行:(一)发展键式农业。最理想的是发展复合循环链式结构,以沼气为中心,形成畜牧业和种植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相辅相赢的发展局面。通过发展键式农业,既能保证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又有利于生产安全的农产品。(二)发展立体农业。三明市具有山多地少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山区立体气候。针对三明市林木、作物、畜牧、水产现状,应加大在林下种植中草药,在果园间套种大豆、蔬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在园林下种草并养鸡养鸭、在竹山养羊和发展稻—萍—鱼、渔塘立体放养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的推广,提高空间利用率、产出率,增加效益。

三、梯次推进生态农业建设。要按生态县、小流域、生态农户3个层级梯次推广生态农业项目。以一个县为生态农业建设基本单元,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生态农业项目是最为有效的,小流域生态农业项目实施好,上可以拉动生态村、生态乡镇、生态县建设,下可以带动生态农户发展。

四、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一是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三明市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森林覆盖率76.8%,居全省前列,在莽莽林海中,随处可觅发展空间。中药材和食用菌应成为优选。二是重视木本粮油发展。油茶是优质的油料树种,发展油茶不仅能缓解我国粮油不足的矛盾,本身还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三是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生物质能源是能源发展的方向,而发展生物质能源作物是基础,三明市木薯、无患子等产业已具备一定基础,应持续加以关注。油桐在三明市广泛分布,规模种植,开花季节是一道亮丽景观,可作为生态旅游观光的载体,同时,油桐果可提炼桐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值得研究与开发。

五、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融合。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生态技术体系的支撑,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技术改造是必然的趋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种苗快繁、设施农业、机械化耕作、物联网等都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融合才是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之道。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