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全国] 切换
买卖行网站顶部展出的大幅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名牌品牌资讯 » 品牌观点 » 正文

上海大众:巨资投入研发 锻造内生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24  浏览次数:5
核心提示:2008年,由上海大众自主设计和研发的A级车“Lavida朗逸”成功上市,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上市三年突破五十万辆,五年实现百万辆销量的产品。今年11月初,上海大众Lavida品牌以家族形式在广州上市,这是国内首家车企通过产品家族的形式来包围一个细分市场。与其竞争对手相比,上海大众也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内生力,这种内生力则是上海大众多年来坚持的自主开发的力量,目前上海大众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2008年,由上海大众自主设计和研发的A级车“Lavida朗逸”成功上市,它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上市三年突破五十万辆,五年实现百万辆销量的产品。今年11月初,上海大众Lavida品牌以家族形式在广州上市,这是国内首家车企通过产品家族的形式来包围一个细分市场。与其竞争对手相比,上海大众也形成了自己的差异化内生力,这种内生力则是上海大众多年来坚持的自主开发的力量,目前上海大众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29年来,上海大众建立了功能完善、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已初步具备整车开发能力。研发实力的突围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像上海大众一样把自主开发、技术创新作为长期战略,上海大众从20年多前就开始思考打造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多年前,桑塔纳轿车刚刚投产的时候,全部零件中只有轮胎、收音机、蓄电池和天线四个零件能够国产,其余的零件全部都需要进口。通过整整十年时间不断地学习、消化和吸收,上海大众把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做到了80%以上。这十年,除了国产化率的提高,上海大众还严格按照德国大众的技术标准,系统地培养了一支汽车零部件队伍,铸造了中国零部件体系的基础。
上海大众在这些积累的基础上,通过桑塔纳2000、帕萨特B5、领驭和POLO劲情、劲取等车型的改进和国产化,逐渐在研发能力上积累能力 ,所有这些工作,表明上汽大众在自主研发上有了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大众基本上完成了技术和队伍的储备。1998年,上海大众选送了40名研发团队人员到德国大众接受为期3年的轿车开发全过程培训;而在2010年又启动“上海大众青年优才计划”,派出30名优秀青年到德国大众进行为期1年的专业培训和开发实践。如今,这批员工已成为上海大众开发团队的骨干,并先后在帕萨特新领驭、朗逸、途观、野帝等车型的设计研发中崭露头角。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储备的增强,上海大众董事会和执管会领导一致认为:一个大型现代汽车制造企业必须具备一个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技术中心。因此,上海大众第23次董事会决定扩建改造当时的技术中心;第24次董事会批准了建设一个现代化试车场的项目。
技术中心试制试验基地项目位于汽车一厂原技术中心大楼南面,实际总建筑面积41983平方米,由造型前期开发楼、试制车间、车身设计暨碰撞中心楼、整车试验楼、发动机试验楼、车身综合试验楼、电气试验虚拟中心楼和冷冻机房等8个单体组成。该项目决算投资超过5亿元,并于200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
汽车试验场工程于1998年5月20日开工,2003年2月28日各项试验道路建设完成,投入试运行,2003年8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历时5年。试验场是国内第一家为轿车开发试验而建造的专业试验场,试验道路种类众多,试验功能齐全。包括高速环道(SBA)、强化耐久试验道、交变耐久试验道、坡道丘、动态试验区、制动试验道等,声学试验广场进行加速车外噪声试验,中间广场为25×25m,包括加速和制动段在内总长度700m。可用于整车、底盘、车身及零部件的各种试验,试验结果等效于世界著名的、欧洲最大的德国大众埃拉(Ehra)试验场。
对于当时的上海大众而言,建立一个属于上海大众自己的技术中心,它将拥有完全的静态汽车试验手段和动态汽车试验手段,考虑为自己开发新车型服务。
朗逸的成功预示着上海大众自主研发体系进入更成熟的阶段,正是坚持自主开发提升了自己的技术能力,上海大众也赢得越来越多的和德国大众合作开发的机会。
2011年4月,旗舰车型全新帕萨特上市。作为一款由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合作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全新战略车型,全新帕萨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为B级车市的新王者,上海大众用市场检验自己过硬的产品实力,也标志着其研发工作融入了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开发体系。。
几乎是在全新帕萨特上市的同一时间,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在大众汽车总部沃尔夫斯堡,就一系列支持上海大众合作开发的事宜签署协议。德国大众将与上海大众联手开发新车型,同时德国大众将支持上海大众的电动车开发。
协议的内容包括:《关于合作开发基于德国大众最先进平台及发动机技术、面向中国市场C级别高端轿车的联合声明》、《关于支持上海大众电动车开发的联合声明》和《基于最新MQB平台新一代车型之框架合作协议》。
根据签署的相关声明和协议,中德投资双方将共同支持上海大众基于德国大众最先进平台及发动机技术,面向中国市场开发一款C级别的高端轿车,双方还将共同支持上海大众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发展,积极推动上海大众电动车产品,包括自主品牌电动车的研发,加速上海大众电动车的产业化进程。
此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致力于充分挖掘上海大众的技术研发能力,继续提高上海大众的本土化研发能力。同时此次签约也预示着上海大众将突破现有的产品格局,扩展产品系列,进军高级车细分市场。根据计划,这款大众品牌首款C级轿车将在2015年正式上市。
在赢得话语权的同时,上海大众自主开发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其功能完整、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大众技术开发中心采用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并举的研发模式,在开发流程和开发质量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准和要求,已基本具备整车开发能力,能持续提供符合中国市场的新车型;始终与国际先进汽车技术保持同步,并已融入大众集团全球开发体系;通过联合开发和自主开发培养了本土开发团队,整合国际和本土的开发资源,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2012年11月,上海大众技术中心荣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标志着上海大众代表合资汽车企业进入了技术创新“国家队”的行列。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